【換日線政治】習大時代,中國教授給台灣學生三大忠告

作者:Mark Lin/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

2008 年秋天,筆者參與國立台灣大學(以下簡稱台大)、財團法人中流文教基金會籌辦的一項交流活動,名為「台大—北大菁英交流計畫」。

關於該計畫,每學期台大政治學系(以下簡稱政治系)會依學生報名狀況,徵選約十多名台大政治系所、國發所學生前往北京大學交流兩週,接待單位是北大的國際關係學院,抑或政府管理學院。

時序來到 2022 年秋季,適逢「中共二十大」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委)名單終局之戰,包括胡錦濤「被離席」風波等等,皆引發全球熱議、各大媒體分析報導。藉由過去交流經驗、對當下現象的觀察,筆者亦有一些想法,將透過本文分享。

「大清帝國北大荒」

大致上來說,「台大—北大菁英交流計畫」的好處,是能近距離實際體驗北京大學的校園生活,行有餘力,還能逛逛北京市海淀區的大學城,彼時剛舉辦完夏季奧運的北京城,各方面都蓄勢待發。

第一個星期,由事先排定的北大學友帶領台大同學認識校園,並安排旁聽課程。筆者仍記得一天夜裡,和學友在北大東門外吃完宵夜,學友跟我說往北走就是清華西門,於是我表示想去逛逛清華大學。

北大學友聽到,有點驚訝地說:「我的電話號碼你可要記得啊!我怕你進清華後迷路。」那是一個手機仍以 2G 為大宗的時代,沒有線上地圖、應用程式幫助,筆者果然在清華園迷迷糊糊地走著,不小心迷路了,發現清華大學的校地面積,竟然是北京大學校園的四倍之大。

根據當時觀察,清華大學的建築完善率確實比北京大學高出不少,也讓我見識到北大學友常戲稱的「大清帝國北大荒」一說——中共中央高層幾乎全是清華畢業的校友,北大畢業生寥寥無幾;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本身亦是出身自清華大學。

讓北京學者面面相覷的「官方意識形態」提問

交流計畫的第二週,則委託涉台單位安排拜會與學科專業有關的民政、民族、兩岸、黨政、立法等政府或研究單位;那年帶團的老師,正好是熟悉國際關係、兩岸關係研究的張亞中教授。當拜訪諸如國台辦、海協會、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院等單位時,都是以閉門會議座談方式進行,並由張亞中教授帶隊指揮作戰。

那時是胡錦濤、溫家寶主政的「胡溫時期」,在北京街上時常可以看到胡錦濤擔任國家主席時,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相關標語;北大老師有時則會在課堂上消遣或質疑「科學發展觀」——或許與時任主席胡錦濤是北大隔壁的「清華校友」有關,且「科學發展觀」的官定意識形態,確實時常讓文科人摸不著頭緒。

等到第二週進行閉門座談會時,雙方教師難免針對「台灣統獨議題」脣槍舌戰,現場學生彷彿看了一場「大戲」。待學生有機會提問時,筆者直接問了一道問題:「近日在北京交流覺得體驗收穫甚多,我一直聽到要北京當局積極倡導『科學發展觀』云云,但我在台灣不太常聽到『科學發展觀』,想請教諸位學術先進如何看待?」

這個問題似乎「太簡單又粗暴」,頓時讓對岸學者語塞,面面相覷,不太敢直接弘揚國家主席和總書記倡議之官方意識形態,只好讓張亞中教授出來打圓場,請我自己把「科學發展觀」當成回家作業研究。

清華大學教授的三大「忠告」

事隔多年,筆者赴清華大學攻讀博士班時,某次上課報告時我又重提這一段「科學發展觀」的往事,把課堂教授惹得哈哈大笑,說要給我一個忠告:「胡 Core(胡核心)時代廣開言路,因此可以胡思亂想;習大時代就要懂得察言觀色。」隨後,清華教授給筆者三點回饋:

首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體制內,雖說是無神論,但唯獨國家領導人才擁有提出「理論指導實務」的特權,普通老百姓僅能從國家領導人的談話及文選中領悟,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特徵;

第二,一般官員、學者、專家僅能透過其他方式提供建言,通常不敢擅自替國家領導人對外闡述「理論」,若留下文字、語音紀錄會很麻煩,因此在中共中央宣傳部(簡稱中宣部)工作的同志總是戰戰兢兢;

第三,研讀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歷任國家領導人提出的思想、理論、代表、觀念等官定意識形態,是深刻理解中國國情的重要途徑之一。

我看「中共二十大」常委名單

「中共二十大」常委名單終局之戰,被許多外媒描繪地腥風血雨。

就筆者過去所認知到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權力結構,無論是 9 名的「九龍治水」抑或 7 名的「七劍下天山」,基本上都屬於分權制,分別代表黨、國家和軍隊等八大領導機構。常委之間無論從屬何種派系,仍必須分工合作,即便是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主政前期,都受政治局常委分權結構而相互制約。

然而在 2017 年「中共十九大」之後,7 名政治局常委的分權結構,逐漸傾向習總書記大權在握的局面,因此筆者更傾向稱「習總書記」是一位沒有任期限制的「習大總統」,大總統除非是健康因素倒下,否則中國政治文化「崇拜明君」的基因依然會一直存在。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一黨專政遲早會面臨政權合法性的挑戰:民智漸開。近日,微信群裡流傳著一個段子,讓時常關切中國政治發展的積極份子不寒而慄,該段子指出:「習近平主席擅長在中央政爭收拾高端人口,李強總理擅長在上海封控收拾中端人口,蔡奇書記擅長為北京市容收拾低端人口。」稱這樣的組合是本屆常委的「夢幻三角戰隊」。

筆者看到這組「夢幻戰隊」,默默地想起《莊子》其中一篇〈大宗師〉中,有這麼一句耐人尋味之語:「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時代畢竟已逝,既然江湖乾了,代表「他日緣盡」;當魚群再也無法吐沫、互相潤濕,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裡,去尋找更開闊的自由。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中共二十大」觀察:除了胡錦濤「被離席」、習近平「夢幻戰隊」亮相,我還看見什麼?》,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紅色滲透》:中資如何「從暗到明」入主台灣媒體?

習近平悍然「稱帝」,再次證明「中國式民主」、「集體總統制」只是笑話──身在台灣,我們卻不可忽視其後續效應

作者簡介:

Mark Lin,台北出生、高雄長大、北京委身。專長為私募股權基金研究,曾任職政府產經智庫及外商顧問諮詢,就讀過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北大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台大國企所博士班,兼讀過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博士班。有感華人世界仍無法擺脫製造業思維的包袱,重視有形財富,忽視無形價值,宜自主建立一套世界觀及哲學觀。此外,體悟到凡事不能囿於兩岸關係的利益,台灣青年必須要培養全球化競爭的能力。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