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別讓孩子有「中文不好」的遺憾!

作者:Grace/七年級的台美移民生

2002 年我 17 歲,高中剛畢業,在家人的安排下飛到美國從語言學校開始讀起;面對語言與文化差異,幾經努力和掙扎才逐漸克服,並在 18 年後於美國結婚生子。雖然旅美多年,也曾在美國大公司工作過,英文在職場上還算游刃有餘,但中文仍是我的母語,閒暇時間我也還是比較喜歡看中文娛樂節目。

在這些前提下,我在生小孩前,就希望小孩和我不會有文化和語言的隔閡,我能和小孩分享自己愛看的中文娛樂節目,小孩也不會因為害怕不會講中文而拒絕回台灣,其實說到底最不希望的,就是養大外表是黃皮膚、內在卻是白人的典型 ABC。

如何在全英文環境,讓孩子學會中文?

在生小孩後,我當父母的焦慮就開始了──我不斷地思考:到底如何在全英文的環境下讓小孩學會中文?我先生在台灣出生,一歲搬到美國,從小家裡講中文,但痛恨周末必上的中文學校,原因是中文學校教得太簡單了,內容又不實用,同學間都講英文,所以在他看來,上中文課只是浪費時間。

後來他到台灣住了 3 年,白天在台灣公司上班,下班後去師大上中文課,中文能力才有較大的進步。但就是因為看到先生的例子,所以我一直都不敢讓孩子走「周末上中文學校」這個路線。我曾詢問專長中英雙語教育的大學教授,也大量閱讀相關書籍,希望能建立一套系統的教學方法,但得到的資訊都相當模糊;於是曾有好一陣子摸不著頭緒,不知道怎麼辦。

某次我在網路上搜尋資料時,偶然看到了這個以英文書寫為主的部落格「中英雙語育子經驗談」 ,寫的人是一位同樣來自台灣的爸爸 Oliver,他本身也曾是小留學生,在台灣上到國小五年級後赴美。文章從 2014 年寫起,回顧並記錄從 2003-2006 年間,教兩個女兒中文的過程:

兩位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小女生,跟者 Oliver 的中文教學方法,到了 13 歲左右就能開始閱讀金庸的《神雕俠侶》小說;除此之外,因為她們特別喜愛周杰倫的歌,在疫情前還和家人組成一個中文流行樂樂團,定期在公開場合表演;更在美國參加國中中文辯論隊,去年曾到台灣參加亞洲盃中文辯論錦標賽,現在更合力與父親在美國推廣網路遠距中文辯論課。

這個部落客和我之前提到一些太廣泛含糊的教學資訊很不一樣的地方是,這位有理科背景的爸爸,部落格上是一條條簡潔易懂的「方法」,帶領家長實做。我覺得最受用的是他提出的 Chinese Language Ecosystem(中文生態系,簡言之就是要創造中文沉浸式學習的環境)──標榜小孩要沉浸在中文環境裡面,而且閱讀中文的速度在 4 到 8 歲時就必須逐漸提高,這樣後來縱使進入全英文學校,小孩仍能靠自己大量閱讀中文書或是觀賞電視節目,保持中文程度。我在讀完他的部落格後,很受啟發,後來開始大量買中文書籍或是中文 DVD,也讓小孩去中文幼稚園,目前成效顯著──3 歲的小孩,和台灣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溝通順暢。

一代 ABC 的遺憾:「我也想學好中文」

如今許多美國的華裔家長,有一批大約是 1970-80 年代在美國出生的移民後代。他們成長過程中,雖然家裡講中文、周末還要去上中文學校,但中文卻都不太流利,在我面前也不太敢講中文,深怕講錯丟臉。閱讀中文就更不用提了,不僅在美國無法讀懂中文菜單,到台灣也只能待在台北,出了台北,去到沒有英文標示的地方,他們就和一般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一樣,只能靠當地人帶路。他們大多都希望爸媽能在小時候花更多時間教他們中文,無奈長大後,學習語言的精華期已過,只能帶著中文說不好的遺憾。

對此 Oliver 說,他知道按照之前的做法,中文水準無法跨越「在家和父母講話」的水平,所以「如果我要非常的結果,就要非常的手段」 ,他解釋他無法在台灣養大他兩個女兒,但他可以把「台灣」帶到美國家裡:

在他的部落格裡,他提到從小播放中文版的迪士尼給小孩,讓他們可以享受小孩該有的卡通世界,跟美國主流文化有所連結,但也同時間沉浸在中文裡。學校之外,他提供給女兒大量的中文資源,甚至特別留時間給她們看中文漫畫和小說,在小孩小時候,每年也花很多時間和金錢定期帶小孩回台灣。

在美國這邊,他創造在「台灣念美國學校」的氛圍,學校是全英文教學,但家裡環境包括所接觸的媒體都是中文。他接著解釋他女兒出生後,他已想到他的孫子那一輩,他堅持中文教育,就是希望這個語言或是文化可以傳承下去,不想看到中文在他這代就斷了,之後下下一代要再拾起,雖然不是不可能,但會極度困難。

Oliver 在訪談中提到,把中文教好有一個很大的元素,就是學中文時有「歡笑」,不只是父母要求,更毋須拘泥於分數上的表現。所以當我問他,為什麼他從小來美國,卻似乎比台灣出生長大的人還會教中文時,他表示因為自己的中文程度也不是那麼好,所以「我們的要求比較少,我希望小孩的中文能用就好」,他不那麼注重小孩會不會手寫中文字,而是能用打字做作文即可;同時他不以考試的方法測試小孩的中文程度,而是著重鼓勵小孩持續用中文閱讀喜愛的作品。

中文不只是語言,更是與家人的連結

對我自己來說,在小孩長大的過去 3 年中,在參考 Oliver 部落格之外,我也不斷的反思我要小孩學中文的原因,而 Oliver 在訪談中提到一個很大的重點是:「對一片土地的思念,是建築於那個土地上的人,你對那個地方的人沒有思念的話,對那片土地就不會有感情。」這點和我的見解相同──我希望我的小孩雖然在美國長大,但對我熟悉的中文文化、對他們的外公外婆,不會因為言語不通,而有了隔閡。我更希望他們對台灣的人有連繫、有牽絆,這才是我希望小孩學中文的主因。舉例來說,我的小孩第一次認識「冰淇淋」這個詞,是和他們外公在台灣鄉下吃的,所以就算後來回美國,他們記憶裡仍有和長輩吃甜點的美好回憶;於是中文便不只是語言,而是和家人間的連結。

Oliver 發起的一個臉書社團 Raising Bilingual Children in Chinese & English,目前已有 9 千多名成員,是一個以英文為主、非常活躍的社團,常常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爸媽分享自己的經驗,也常看到有人提出疑問時,很多好心的爸媽不吝於分享他們成功或是失敗的過程,更有很多父母彼此鼓勵互相加油。

在找到 Oliver 之後,我慢慢也找到其他中文教學的部落客,像是 Chalk Academy、Guavarama,每個人的方法都有點不同,但我都受益良多。後來想想,因為他們都是在美國長大的父母,更了解在一個不是中文的環境下教小孩中文是多麼困難,所以他們的方法比我自己摸索快得多,畢竟雖然中文是我的母語,但是我從來沒教過中文,要如何成功,還得慢慢鑽研。

後記

和 Oliver 面談當中,他忽然講了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並提到在稍早的時候,他和他小女兒一起看《射鵰英雄傳》的電視劇,從而學會了這句台詞。他說因為看電視劇是父母和小孩共同的興趣,親子間有了共同話題,中文學習對孩子來說好像就不那麼枯燥。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專訪】別讓孩子有「中文不好」的遺憾,美國移民爸爸 Oliver:我把台灣帶進家裡!》,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灣人,你為什麼要取英文名字?──曾想以「中文名」闖天下的我,決定放棄了⋯⋯

「你是台灣人,但為什麼你說中文?」──面對無可避免的誤解與偏見,學會認識、肯定自己

作者簡介:

Grace,宜蘭鄉下長大,大學到美國留學,從此在美國生根。永遠喜歡看事情的另一面,不願意盲目追求主流意見,作為七年級的台美移民,在沒有太多前輩的經驗參考下,發現移民生活有很大的自主性,但也同時感受到自我摸索的孤獨而時常質疑人生。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心理系,Boston University 藝術行政研究所畢業,曾在 Ralph Lauren 做過輔料經理,目前是兩個寶貝的媽,但對職涯仍有熱情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