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AI 時代,讀外文系還有用嗎?
作者:王善/阿善 Café 的世界分館
近兩年來,生成式 AI 的風潮席捲全球,我們逐漸發現:人工智慧能講出更自然的語言了,甚至比過去大家慣用的 Google Translate 擁有更精準的翻譯能力。
因此,每當到大學選填科系之時,似乎有越來越多「讀外文科系沒有出路」的說法,甚至有不少「末世預言」般的論調,認為外文科系將會快速消失……。
從數據來看,2022 年的大學分發考試中,外語學群的缺額比例一度高達 62.47%,引起外界對於外文科系「失寵」的擔憂;不過若持續追蹤數據,會發現缺額比例在隔年就下降至 26.78%,今(2024)年更只有 10.75%。根據最新數字,反而是其他科系(如藝術學群、管理學群)的缺額比例更高,可見外文科系對年輕學子們來說,似乎沒有直接而明確的「退燒」趨勢。
不過,之所以有不少人認為外文系將沒落,恐怕是源自大眾對外文科系的既定印象,常常認為學生僅是「英文好」、「懂翻譯」──然而,這其實不是外文科系養成能力的全貌。
身為一位外文系學生,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外文系在 AI 時代下到底有沒有用」的大哉問,也透過採訪國立台灣大學(以下簡稱台大)外國語文學系系主任高維泓教授,帶讀者直擊與反思:我目前所就讀的外文系,為了更順應時代的變化,正在進行怎樣的變革?
外文系「無用論」,源自對高等教育的錯誤期待
綜觀目前關於外文系的輿論,多半立基於這樣的問題點:在現今英語教育普及的台灣,甚至是於雙語教育逐漸開展的過程中,英語似乎已不是一種「特殊專業」,正如同媒體經常報導的──只會英文將被認為專業不足,文學研究技能又不符合勞動市場需要。更甚者,不少人認為未來的翻譯需求會降低,畢竟機器的翻譯能力及品質已經逐漸提升。
這樣的說法,似乎窄化了對於外文科系的想像,畢竟外文科系從來就並非只涵蓋英文。
以我自身就讀的台大外文系來說,多數同學都有至少兩種外語的能力;再舉國立政治大學為例,政大的外國語文學院有德、法、西、阿拉伯、土耳其等不同語言,能成為這些特殊語言的專才,在台灣肯定是一大優勢。退步言之,即便是「純英文系」的校系,當中的課程也絕非只是學英文而已。
大學的外文系本非外語補習班或翻譯訓練中心,雖然國內各學院的教學重點不同,但多半都會含括文學、語言學、語言教學和文化研究等領域(至於這些領域如何與當代的社會結合,我將在下一段重點說明)。而最根本的問題,恐怕是我們對高等教育有著太過功利主義的期待,錯把學術的鑽研當作職涯培訓班,彷彿每項技能一定要有(至少一種)對應的職業,這樣的科系才叫做「有用」。
就如同前述新聞中對外文系的質疑,外界擔心研究文學難以找工作,應該去讀理工、電機等實用科系──但為何一定要「實用」的東西才值得讀呢?
AI 時代已至,文學、語言學「不可取代」的價值在哪?
承上所述,大學本就不是為了「找工作」而設立的,而是培養學生「做學問」的能力。話雖如此,讀者朋友不可不知,其實外文系的兩大主軸──文學及語言學──在 AI 浪潮之下,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以文學研究來說,即便 AI 能作為分析文本的基礎工具,可以解構詞頻、抓文意重點等等,但目前卻仍難以做到「提出詮釋的論點」的重要步驟,而這其實是文學訓練中,難以被取代的批判性閱讀能力。
擁有批判性閱讀能力,不只能理解故事、分析故事,更可找出一種「重新看一個作品的觀點」,而這樣獨特的詮釋、文本探究造詣,是無法被生成式 AI 所取代的。
再者,若要從普羅大眾最關注的「就業」角度來看,國內各大學外文系提供的語言學專業,其實是在生成式 AI 的發展中,不可取代的專業技術。
像是 ChatGPT 這類語言模型,若要能聽得懂人話,並說得出人話,就必須要有語言學家的幫助,才能夠訓練出語言能力優良的 AI。我有幾位系上同學,在修讀過外文系的語言學基礎課程後,另外再鑽研進階的計算語言學,以及資訊領域課程,他們未來就很有機會從事開發語言模型的相關工作。
由此可見,即便是在「科技當道」的時代,外文科系身為人文領域的一份子,不論是從學術研究還是職涯發展來看,仍具有相當大的價值和潛力。
與系主任對談:台大外文系將如何轉型?
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少子化加上「語言能力非專業」論調的雙重影響下,在台灣已有部分私立學校的外文科系開始整併、退場,例如:淡江大學的西、法、俄、德語科系將整併為「歐洲語文學系」;文化大學也要把英、法、俄語整合為「歐美語文學系」;亞洲大學還曾研擬將外文系併入幼教系,在引發反彈後,目前已決議取消。
我將這些對外文系危機的疑問,與目前擔任台大外文系系主任的高維泓教授分享,他也告訴我:「如果不做出改變,未來的高中生可能對選擇外文系就讀會有所遲疑。」
系主任解釋,台大外文系希望發展出「屬於台大外文系」的特色,才能吸引更多高中生就讀,目前有部分的新課程也已經啟動。舉例來說,系上有許多「文化研究」專長的老師,包含了電影研究、歐洲研究等等,因此除了現有的文化研究課程,未來也將整合其他歐陸哲學、文化相關課程,開發領域專長,供學生修習。
此外,由於近年來學生對於「數位敘事」和「內容產製與行銷」的需求增加,未來也會就此方向開發出領域專長的系列課程。
上述兩個新方案,皆是在整合現有資源,藉以拓展學習的廣度,擺脫外文系就只是「學外語」的既定印象。
我自身正參與高教授主導的外文系影音製作計畫,旨在運用更多互動式的內容,呈現台大外文系的特色;透過這樣的機會,我也觀察到方才上任系主任一職的高維泓教授,已積極整備外文系粉絲專頁、重新製作官網,要讓這些外文科系的特色課程能被高中生知道,藉以打破外界對外文系的刻板迷思。
結語:在學生的觀點
身為一名外文系大三學生,我想和學弟妹們分享:目前還不需要太過擔心外文系的未來。
正因學習的面向包羅萬象,只要能選定專長,補充進階或專業課程,不論將來想從事文學研究、文化研究,抑或於語言學業界工作,甚至是一般商業領域的出路,都能在外文科系中找到相對應的路線。
更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的路上,選擇想鑽研的學術領域,而非只問「能賺多少錢」,才是學習學問與看待才能的真諦。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外語學群在 AI 時代沒出路?從台大外文系經驗,拆解「只是學英文」的迷思》,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先有能力,還是先有興趣?──我向「志趣不合」的大學生,分享這 3 種學習曲線
不曉得要念什麼科系?或者你更該想想「為什麼讀大學」──一位德英免疫學博士生的告白
作者簡介:
王善,阿善,就讀於台大外文系,熱愛語言、電影、閱讀、藝術和旅行,立志成為跨越文化的媒體人;現為 YouTube 創作者、「Rti 央廣」英語廣播主持人。閒暇時除埋頭電影世界,也關注英國流行文化。入選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團,亦曾擔任慕尼黑兒少影展青少年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