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時事】COP27 峰會揭幕,三大重點讓你看懂

作者:華攸博/世界,我的田野

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7)於今(2022)年 11 月 6 日起在埃及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舉行。經歷了今年熱浪襲擊、極端氣候等自然災害,人們更加關注氣候議題,也寄望此次會議能彌補 COP26 的遺憾,推動《巴黎協定》在各地進一步實施。

然而,每當我們談起氣候變化、全球暖化與氣候談判等議題時,各式各樣的名詞經常讓人暈頭轉向,國際談判與個體間的關係亦顯得遙遠,令人望之卻步。

那麼,討論全球氣候談判時,我們究竟在說些什麼呢?而這些大會和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這篇文章將帶大家認識一些基本知識,以及它們之間的意義和關聯,希望在 COP27 時,我們都能更好理解它的來龍去脈,以及與自身的關聯性。

不可不知的背景知識

首先,講到 COP27,就要先從 1992 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 UNFCCC)說起。公約的主要目標是:防止人為干擾對氣候系統造成的危險,將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一定水平,這個水平應在足以讓生態系統自然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不受威脅,並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時間框架內達成。

該公約通過 3 年之後,締約方每年開始召開會議,共同討論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並評估應對的進展,這也就是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以下簡稱 COP)。以「締約方會議(COP)+召開期數」合併為英文簡稱,今年為該會議第 27 度召開,故被稱為「COP27」。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雖然不具法律上的約束力,也沒有規定締約方需要承擔的義務,然而卻是「全球暖化」開始被放到國際談判桌上討論的重要之舉。它代表著國際社會意識到,作為一個整體,各國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尤其是缺乏資源的發展中國家,並呼籲共同努力來減輕後果。

該公約也奠定了後續許多其他公約的基礎,例如大家比較熟知的《京都議定書》,就是在 1997 年的 COP3 中通過;2009 年哥本哈哥會議 COP15 則提出了各國 2020 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2015 年的《巴黎協定》也是在 COP21 時通過。由此可見,UNFCCC 和 COP 在促成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一席之地。

COP27 關鍵字一:氣候融資

那麼這次的 COP27 究竟會討論些什麼呢?根據 UNFCCC 官方網站上的說明,此次會議將就《巴黎協定》規則手冊的實際執行細節、上次會議中未達成一致的問題,以及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等議題進行談判。各國也將在此次會議上展示各自的氣候計畫與方案,以明確社會各層面的參與。

除了上述較受矚目的議題之外,值得注意的還有「氣候融資」,將會就長久以來討論的「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資金支持承諾兌現」進行談判,特別是對於脆弱國家氣候行動的支持。

我們知道,在面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自然災害時,氣候脆弱性高的國家相對容易受到損害,換句話說,這些國家抵禦氣候變化不良影響的能力比較弱,因此需要更多的支持來因應這些影響。

COP27 關鍵字二:氣候與性別

同樣的,個體面對氣候變化風險的能力也不同;在貧困情況下,女性通常受到氣候變化更高的影響和負擔。

舉例來說,全球變暖造成的極端乾旱,使得貧困地區勞動女性尋找水源的時間增長,除了造成更多的勞動負擔,也間接影響其受到教育的機會與資源,透過教育來促成的社會階層流動也就降低了,形成惡性循環。因此,COP27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主題正是「氣候與性別」。

COP27 關鍵字三:首創「抗議區」

在了解歷史背景和必須關注的議題之後,還有另一個重要問題需要回答──誰能參加 COP 呢?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各國政府代表團之外,企業、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團體代表也都能參與 COP,目前報名人數總計有 3 萬多人。

COP 的會場分為藍區和綠區,前者是由聯合國管理的談判場域,與會者必須在秘書處登記才能進入,內部設有聯合國機構與各國代表團將近 150 多個展館;後者則是開放給世界各地的企業、青年、學者和藝術家等大眾,其中會舉辦活動、對談與展覽等,促進更多對話與交流。

今年在綠區還首次設立了「抗議區」,提供不同發聲平台。諷刺的是,會議主辦國埃及卻禁止公共遊行示威,並限制許多 NGO 參會,使此次會議產生諸多爭議,主辦國也被批沒誠意。瑞典氣候運動家童貝里(Greta Thunberg)就公開批評了這個情況。究竟公民社會的多元聲音能否真的被聽見,或許也是本次 COP 的重要觀察了。

無法決定談判結果,但可作為談判的監督者

最後,談回 COP 與我們的關係:或許你並非環保倡議人士、氣候變化專家,又或者氣候運動家;或許也不一定會去參加 COP,但氣候變化的議題卻與我們都緊密相連,畢竟每個人都會受到隨之產生的影響。

另外,大從國際貿易和國家政策,小至日常生活和每日工作,也都將受到國際氣候談判決定的影響。雖然國際氣候談判確實有其爭議點——比如是否具足夠的法律效力要求各國減排、漂綠(Greenwashing)的疑慮──但卻也是促成各國代表每年針對全球性問題進行討論的重要機會。

一件事的一體兩面,就看我們如何解讀;而危機是否能化為轉機,也經常在一念之間。

作為個體的我們,或許不能直接決定談判的結果,但卻也能透過關注、了解,進而作為談判的監督者。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守護它的行動不如就從這次 COP27 開始吧!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COP27 峰會埃及揭幕,三大重點關鍵字:氣候融資、性別、首創(沒誠意)抗議區》,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幸福,其實真的不貴!──從氣候變遷到消費習慣,一個旅歐台灣人的反思

氣候變遷、假新聞、國際安全⋯⋯「討論」了這麼多,解方是什麼?何時要行動?

作者簡介:

華攸博,帶著流浪的靈魂和一顆學習勇敢的心,在世界中、在生命裡,尋找自身定位與存在的意義 。走過都市、島嶼和森林,也走進他人的生命裡。 喜歡出任務般地四處走訪、挖掘在地故事,也喜歡什麼都不做懶洋洋躺著看天空,最喜歡的是,觀察自己在一個新所在生活的樣貌。用心積累,然後再不斷歸零。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