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現場】馬拉威校外教學,一趟令我永生難忘的旅程
作者:愛玉子/獨旅女子的眼睛
從小我就有個非洲夢,希望透過自己的專業所學,在非洲從事發展工作(Development Work),改善當地人們的生活。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我前往德國讀永續農業與國際發展研究所,很幸運能在 2023 年參加去馬拉威(Malawi)的校外教學,人生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陸,在這短短 3 週的所見所聞,讓我對這塊陌生的土地有了更多反思。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相較於以觀光知名的坦尚尼亞、肯亞和辛巴威,還有以咖啡聞名的衣索比亞,馬拉威似乎是個相對「陌生」、較少聽聞到相關資訊的非洲國度。這個位於非洲東南隅的小國,東邊和莫三比克接壤,西鄰尚比亞,北邊則是坦尚尼亞,是全球第四貧困的國家。
馬拉威全國只有 20% 的地區有穩定供電,但我卻在馬拉威人臉上,看到我所見過的最燦爛笑容,以及最樂天的生活態度。
馬拉威人吃什麼?
馬拉威的飲食以澱粉為主,主食包括玉米、飯和炸香蕉,北部較多人食用樹薯。馬拉威人不會直接食用玉米,而是將玉米磨成粉、加水,做成口感近似生麵糰的糊狀物,稱為 Nsima。食用較多樹薯的北方人,則會把樹薯磨成粉、加水,製成口感類似麻糬的 Koondle。
Nsima 在馬拉威人心中有著神聖的地位,當餐盤上擺了馬鈴薯、白飯、義大利麵等各種主食但沒有 Nsima 時,許多馬拉威人即使把整盤食物吃光了,仍會說自己「還沒吃飽」,有些當地人甚至會說自己「(簡直)什麼都沒吃」。
馬拉威的雞肉大多偏乾偏柴,當地人告訴我,這是因為馬拉威沒有特別引進肉雞品種,且雞農採取自然放養的方式,讓雞隻自由跑來跑去,因此雞隻身上肥肉自然很少。
豆類和魚類是馬拉威飲食中另一重要蛋白質來源,當地人會把紅腎豆和鷹嘴豆煮成糊,配 Nsima 一起吃;魚類則多在醃漬風乾後被長期保存,傳統市場放眼望去,盡是掛起來風乾的鹹魚。
市場常有生產過剩被丟棄的高麗菜,但到當地人家或在餐廳吃飯時,我卻從未看到高麗菜料理,餐桌上反而總是出現未曾在傳統市場看到的長豆、胡蘿蔔。當地人也會把南瓜和黃瓜的葉子割下,洗淨後與番茄、蒜頭、磨成粉的花生拌炒,未去除的葉片表皮茸毛口感頗為特殊。
馬拉威雖然屬於熱帶氣候區,也有部分高山地形,但水果種類遠不及台灣豐富,甚至有部分鳳梨、香蕉是從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進口,主要是因為採收後損失過多,能真正被消費者食用的量並不多。
馬拉威的「日常」
我在馬拉威校外教學的 3 週期間,很幸運地都由當地人開車載我們行動,可謂一趟公路旅行。但是,公路兩側總會出現頭頂著大疊木材、長途跋涉的婦女,以及似乎跑了很遠路程的小孩,或是「三貼」在腳踏車上的年輕人──我很好奇,他們究竟走/跑/騎了多遠?
開車載我們的馬拉威同學說,有些人可能一輩子時間都花在撿柴和走路運柴上;有人第一次從家鄉出發首都里朗威(Lilongwe),還沒抵達就累死在路上;而對於很多居住在鄉下的人來說,一生的夢想就是去首都看看。
天黑後的馬拉威,基本上完全沒有路燈,畢竟家戶照明已是奢侈,又怎麼會有餘裕將電力用於公路照明呢?太陽下山後,馬拉威同學帶我們去白天參觀過的小市集逛逛,我本想著天已黑,沒有路燈怎會有人,沒想到攤商收店後就直接在桌子下面鋪一條毯子,露天席地而睡。
馬拉威同學分享,這些攤商大多跋涉很久才離開家鄉來到這裡,家當都投注在經營的攤販上了,根本沒有餘裕再找住處,也有些人攜家帶眷來到市場擺攤,一輩子就不會再回老家。
露天市場,沒水、沒電,我不曉得攤商們怎麼處理日常需求?怎麼在這裡度過餘生?但此刻的我,也沒再問下去……。
一位德籍教授眼中的社區再造計畫
在馬拉威每天活動結束後,晚上教授們會帶學生聚在一起,舉行反思會議,簡單回顧當天的行程。
那天早上,我們參觀了馬隆貝湖(Lake Malombe)社區,聽社區再造協會的人們介紹關於當地「社區再造計畫」的內容,分享結束後,我們進到社區參觀,看他們為了減緩土壤流失所發起的植樹運動,最終成果如何。
參觀當下,我深深認為他們的想法很好,不僅能建立自己的豆科植物苗圃,植樹減緩土質流失,也能透過豆科植物固氮。除此之外,還建立了「學生蹺課檢舉系統」,透過當地警察、婦女和老師三方合作,避免學生為了抓魚賺錢而逃課。至於婦女的「微型貸款系統」,則能幫助在地婦女自力更生。
我在回程車上,和來自烏干達、日本的同學交流意見,我們都很高興這個社區能有這麼大的轉變。當晚反思會議進行時,一位德籍教授卻說:「我覺得今天聽到和看到的都是『垃圾』,根本是社區再造協會的官方宣傳。我不相信一個社區能有這麼大的改變,那些苗圃肯定是在我們來之前才臨時建好的!」當下有位德籍同學隨之附和,表示今天看到的可能只是當地居民「刻意安排」給我們看的建設──出乎我意料的是,好幾位教授和同學接二連三地表示認同。
此時,喀麥隆同學跳出來反駁,「我們今天看到的並不是表面工夫,而是這個社區真正做出的改變。」德國同學又問:「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是為了要我們贊助再造計畫,才編出故事來呢?」就我看來,該協會確實有提到他們很需要經費,但我並不覺得他們為此而「展演」計畫。
會議結束後,德國同學和教授們自己坐一桌,烏干達同學則很激動地跑來找我抱怨,我也不解,為什麼他們會如此負面地看待我們今天拜訪的聚落。
校外教學的反思
回到德國數日後,教授再次召集參加校外教學的學生開檢討回顧會議,主持會議的教授問大家有沒有任何回饋,我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陸,每日行程雖然很緊湊,但我真的學到了很多。和我一樣,多數同學也都對這次校外教學抱持正面的評價。
當學生大致分享完後,那位德籍教授再度發言質疑:「我無法理解馬拉威人在沒水沒電沒網路的地方,為什麼沒想過要積極解決?沒想過要加強基礎建設?為什麼還是每天這樣笑嘻嘻地過生活?就是因為太安於現狀、什麼都覺得沒關係,基礎建設才這麼落後。」他還抱怨,當地人太愛吃高澱粉食物,以至於那麼多人營養不良、人均壽命低。
當下我有些錯愕,馬拉威「落後」的基礎建設,應該不是因為他們「太過樂天」而不想解決問題吧?我想到一句話:「難過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當地居民選擇了後者,並無不對,況且我認為他們並非無心建設,只是建設需要時間、需要經費,在能改變現狀前不斷地抱怨,也不會讓事情變好,不是嗎?
在馬拉威的那段日子,雖然確實有許多不便之處,但我每一天都很快樂,因為帶我們到處跑的馬拉威同學臉上永遠堆滿笑容,她常說:「塞車?那我們就在車上講笑話!」「晚上沒燈?那就看星星吧!你們歐洲人肯定沒機會看到這麼乾淨的天空。」
至於飲食多樣性和高澱粉的飲食習慣,這和一個國家的農業發展進程高度相關──一個國家的發展,幾乎都是從高碳水的「農藝作物」開始;當基本熱量被滿足,大家才會開始考慮蔬菜、水果等「園藝作物」;營養均衡後,花卉等「景觀作物」才會被重視。馬拉威仍處於重視農藝作物發展的階段,食物多樣性較低,也是情有可原。
此外,馬拉威電力供應不穩,在全國只有 20% 的地區有穩定供電的困境下,蔬果冷鏈運輸和保存是個很大的問題,也是造成多食用高碳水化合物的原因之一。
即使過了許久,我還是一直在想,「樂天」是否真的會讓人安於現狀、不圖改變?而抱怨、不滿現狀,難道就是改變和前進的動力嗎?我想這個問題很難有確切答案,因為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基礎建設完善程度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殖民母國的掠奪、天災人禍、已開發國家的市場需求等等,都是需要被考慮的原因。當然,那位教授和幾位同學的觀點絕對不能代表「已開發國家」多數人的觀點,也不代表德國人的觀點。
那次去馬拉威所看見和經歷的一切人事物,都是讓我渴望再次踏上非洲大陸的原因,那裡的食物、人們對生活的韌性和態度,以及臉上燦爛的笑容,令我永生難忘。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晚上沒燈?那就看星星吧!」馬拉威校外教學,一趟令我永生難忘的旅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我們早就不做金錢外交了!」從技術團到農業部,甲殼哥的非洲故事
又一條「瘋狂鐵路」,還是「肯亞的希望」?──當中國鐵路開進東非,我的現場觀察
作者簡介:
愛玉子,獨旅成癮的女子,雖拿學生簽在德國讀永續農業,實則邊讀書邊用最便宜的方式旅行,現在於 NGO 擔任實習生,推廣永續農業。 疫情期間毅然決然赴柏林交換一年,誤打誤撞地去農場打工換宿和沙發衝浪。2022 年徒步環島,2023 年一口氣走完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朝聖之路,心醉於巴爾幹和中東的神秘與浪漫,也嚮往非洲壯闊的山河。喜歡去衝撞未知的世界,享受旅途中和其他旅人交流,並用文字承載旅人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