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管理】在加拿大,主管不是老大而是教練

作者:游媛婷 Phoebe/從嘉到加,何以為家

經歷過 2004 年嚴重的 SARS,也讓臺灣民眾對於戴口罩這件事已經習以為常。平常不管是在路上、大眾運輸、公家機關或一些民間機構及醫院等,都可以看到有工作人員或一般民眾配戴口罩的身影。

2020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當醫學及公衛學家公認,戴口罩為減緩疫情擴散的方法之一時,各國政府便陸續推行口罩令,以及相關隔離檢疫的規定,臺灣也不例外。

東、西思維大不同

有鑒於臺灣人並不喜歡特立獨行,而是習慣服從上位者的指令集體行動,因此在面對疫情造成的人身自由限制時,多數的臺灣人也會願意犠牲自己小小的不便,希望讓整個社會受益。在這樣崇尚集體主義的情況下,那時我們甚至常常在媒體報導中,看到一些正義魔人檢舉有人未依規定戴口罩的新聞。

然而,當時處在世界另一端的加拿大卡加立(Calgary),有一群人發起「Walk for Freedom」(為自由奔走)的活動。接連好幾個週末,上百名未配戴口罩的居民,頂著攝氏零下 15 至 25 度低溫,群聚在市政大樓前,抗議政府因應 COVID 疫情所執行的強制規定(mandatory COVID-19 restrictions)。

這群抗議者認為,政府宣布的防疫規定已經嚴重違法,剝奪了加拿大憲法保障的「人身自由」,並直指這是政府帶頭的暴力行為。不過,當時實施相關政策後卻也出現一些亂象,像是部分加拿大的省政府表示,民眾如果是違反「聯邦政府」的規定,省政府其實並無權利開罰。

雖有另外一些省的政府,規定自己的省民不准跨越自己社區邊界,卻對隔壁省份進來的旅客無法可管。這也導致明明都是加拿大,但卻出現聯邦政府無力管轄的「一國多制」現象,與臺灣齊心抗疫的態度有著明顯的差距。

一場世紀之疫,也讓我們清楚觀察到東、西方國家完全迥異的文化思維。崇尚個人主義的加拿大,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相同,有著根深柢固「不自由、毋寧死」的觀念,積極捍衛著「個人自由」與「獨立」的權利。

反觀,東方人骨子裡「顧全大局」的傳統思想,也時時提醒著我們,要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情操。現在想想當時疫情肆虐下的臺灣,真的完全體現了集體主義的社會型態。

職場位階較低,也不用卑躬屈膝?

無論是在哪一個國家,職場都是個小型社會,而原生環境的文化、個人成長背景與個性等,其實也都深深影響著我們每個人在職場中的待人處事,以及與同事和主管之間的關係與互動。

還記得有次我在臺灣與朋友小麗餐聚。小麗當時是在我的前東家服務,在閒聊中我們無意間聊起了該醫院的一名高階主管小玲。小玲和我是多年的好友,我說道:「小玲是一名很好溝通的主管,有事妳可以和她討論一下。」沒想到小麗竟問:「妳說的是小玲主任嗎?妳叫她小玲?我們可不敢直接這樣叫她。」聽完後我笑著說:「我沒叫過她主任耶。而且現在我們也不在醫院,不需要叫她主任啦。」

其實這就是臺灣職場普遍的現象,無論是在哪一個行業工作,多數的員工有著清楚的等級或階級觀念。我們會稱呼自己的主管為老闆、某某主任、某某經理等,在日常生活中,也習慣性地在言語上表現出對主管的尊重。

不過,在「上下平權」的加拿大職場,從執行長至最基層的員工,我們都像稱呼自己朋友一樣,直接直呼主管或同事名字,不會加上任何職稱或先生、小姐等稱謂。

因為在加拿大人的觀念裡,即使是執行長,也是領薪的受雇員工,公司內的階級,只能代表每個人在不同職位上有著不同的角色,不同權限、不同的工作內容。職位高的人雖被賦予更高的管理權限,並不代表職位相對低的員工,就必須要對其主管卑躬屈膝。

從醫院評鑑看臺、加主管的態度差異

先前曾有臺灣一名醫師分享,他經常會到醫院旁邊的某家餐廳用餐,這一天餐廳老闆對他說:「你今天一定是要參加什麼重要場合吧,沒看過你穿的這麼正式。」醫師笑著回答說:「是啊,今天是我們醫院評鑑。」

講到這裡,相信曾經或正在醫院工作的人都可以體會,姑且不論各部門實質表現如何,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好。在臺灣,許多工作場域有著各式各樣的「評鑑」,相信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組織,多半是個不想面對的惡夢。

過去我還在臺灣的教學醫院工作時,記得每次在醫院正式評鑑前 2 年,各單位就會開始無止盡的協調會議。各負責單位會針對每個評鑑條文,製作圖文並茂的評鑑首頁,並外加 1 本以上的資料冊,作為條文佐證。

也因為我們被主管告知當年所謂的評鑑行情是,委員必需要看到一排排塞滿資料夾的資料櫃。導致當時評鑑書面資料總是改了又改,直到評鑑的前一天才可能以最終版本定案。

評鑑前 1 年,醫院內開始有不間斷的院內單位主管預評,部主任預評,院長、副院長預評,院外委員預評。由於平時加班都是常態,因此評鑑的前一天晚上也一定會加班,甚至連很多主管也都是在午夜過後才下班。

光是準備評鑑資料就已經讓人十分焦慮,但更刺激的是,因為聽說許多評鑑委員喜歡「微服」到醫院突擊檢查,所以醫院會派一組人馬在委員下塌的飯店旁守候,隨時向醫院指揮中心回報委員的動靜。

只要有任何一名評鑑委員踏進醫院門口,全院就會響起特別音樂作為暗號,表示有評鑑委員在院內活動。倘若委員到了某個單位,那個單位就要馬上回報給醫院指揮中心。而評鑑當天單位主管也會安排特別訓練過的員工上班,希望能夠適當回答委員的提問。

相較於臺灣評鑑的「高規格」,在加拿大的醫療職場,單位主管通常只告知我們,在某個月份有外部稽查(Audit),讓員工們先有些心理準備。那次經驗大約是下班前 4 小時,主管告訴我們隔天會有外部稽查;當天下班前 2 小時,機構高層主管召集基層主管及臨床護理人員開了約 10 分鐘的會,在會議中主要是知會大家,今天後續會有高層主管到各單位巡視。

印象中當天高層主管到各個單位待了 5 分鐘左右就離開了,期間也只提醒大家要保持單位的整齊清潔,以迎接隔天的稽查。看到這你或許會問,難道加拿大真的做的那麼好,完全不用擔心突如其來的外部稽查嗎?難道連做個表面功夫也不需要?

讓員工與團隊能心服口服

無論是臺灣的醫院評鑑制度,還是加拿大醫療機構的外部稽查(Audit)的目的,都是為了要確保醫療機構能提供高品質的醫療,讓病人獲得最好的照顧。只是,政策立意雖然是好的,但是從不同國家主管面對評鑑時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與做法,便可一窺東西文化的思維及其歷史傳統,其實正深深影響著領導者的領導風格。

臺灣的職位階級,帶出了所謂「權威性領導」或「家長式領導」。主管認為,員工只要以服從來達成集體的利益即可,不需要說明每個政策背後的理由,反正有什麼事情「主管會負責」。

只是不少員工事後卻會發現,部分主管會讓他們背黑鍋,但即便如此,多數員工也會因前文提到的「集體主義」傳統思維,讓他們習慣這樣的方式,即便吃了虧,也還是願意服從。

記得當年我在臺灣某醫院的部門主管協調會議裡,聽到醫院高層主管會強調「醫院評鑑」是攸關醫院名聲及存活的問題,暗示著這是大家要維護的集體利益。而主管分配工作的背後,也都是以「為了評鑑」這個簡潔有力、無需太多琢磨的理由支撐,並以此告訴各部門員工應該「理所當然」去做被分配到的工作。

因為多出來的工作都是依評鑑條文規定,員工只要做就對了。因此,我們也總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地工作著。在這樣的氛圍下,也開始讓員工感到不滿,但因為敢怒不敢言,也導致院內後續出現了一股「安靜離職」潮。

不過,對於個人主義濃厚、沒有強烈階級觀念的加拿大職場,若是主管不懂得充分有效溝通,也沒有告知員工做事的理由,在職場上肯定會遇到相當大的挑戰。因為加拿大的管理文化普遍認為,員工的執行力與主管的領導能力是相當的。

主管不是老大,而是須以身作則的教練

我在加拿大工作多年,期間也上過了各式大大小小的領導力課程。在課程中,老師總會先請參與的學生思考一件事:「Do you recognize yourself? Do you recognize others?」(你理解你自己嗎?你理解團隊的其他人嗎?)因為理解會帶出所謂的同理心,而身為主管,能夠理解並同理自己與團隊同仁是很重要的基礎。

課程中也時常強調一個原則:「A Supervisor must get their staff involved and motivated, so they contribute and accomplish set goals. 」(主管必須讓員工有做事的動機、並且能積極參與,他們才能貢獻自身所能,達成組織目標)。

在加拿大,主管的角色常會被定位為教練(Coach)而不是純粹的上位者。主管們被教導要以身作則(Role Modeling),因為「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行動比話語更有份量)。如果主管自己也有實際作為,就能促使員工心甘情願地做事。

此外,主管倚靠的往往不是組織機構所賦予的權威,而是「Always give reasons」(要求員工做事時一定要有理由),同時傾聽不同的意見,讓員工感到自己被信任、被尊重,對每個政策的決定都有參與感。

主管以「服務團隊」的態度,好好運用每一名員工的專長與特質,來激發其在團隊內的最大潛能。唯有如此,員工才會有動力,願意全力以赴拿出最好的表現。臺灣多數企業及公司至今仍奉行集體主義、階級觀念及權威性領導的職場文化,員工會覺得自己說到底也只是在為公司做事,反正只要服從主管領導,自己也不用負責。

這導致許多員工認為自己平常做的事沒有什麼價值,反而做愈多,愈覺得失去動力。例如醫護人員會認為,醫院評鑑和自己平時的臨床照護工作沒有太多連結,但為了評鑑,自己本來就已十分沈重的工作負荷又變得更加吃力,於是造成評鑑來臨時,醫院一片哀嚎遍野的情形。

不過在一個以「服務團隊」為主的職場文化下,主管則是會告訴員工做每件事或政策的實質意義及價值,並與員工及團隊進行討論。如此一來,當員工認同做事的價值時,不滿及負面情緒就會少了些,也更願意負起責任。

因此,若為在醫療院所工作的主管及員工,也會變得不那麼擔心隨時通知來到的外部稽查。萬一後續稽查結果指出有需要改善時,團隊也會再坐下來重新檢討及修正。也因為注重每一名員工的參與與意見,並非純然都是對主管的言聽計從,員工便能在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學習與成長,團隊、部門及組織也能因此獲益。

看完這篇文章,身為主管的你,還在仰賴權威領導團隊嗎?何不試試改以團隊「教練」的角色來帶領團隊,也許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主管是教練,不是老大──我在加拿大職場學會的「服務型領導術」》,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別讓「謙虛」成了你的絆腳石──在加拿大職場打滾多年,我悟出的職場生存之道

把世界變得更美好,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能讓員工快樂的主管,影響力超乎想像

作者簡介:

游媛婷 Phoebe,目前是加拿大護理師,也是Luke’s Care公司創辦人。 主修公共衛生,曾在醫院從事管理,幕僚及教學研究工作,10年後決定放棄上 班族生活,和家人來到卡加立追夢。從台灣行政管理跨到加拿大的臨床醫學; 接著進入商業領域闖蕩,並經營部落格。 回首來時路,有講台上的許多掌聲,也在無數黑夜裡暗自流淚。期望真實分享 這些際遇,讓即使沒有來過加拿大的讀者,也能透過文字,跨越國界,切換個 人視角,看到世界不同角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