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職涯】「忠誠」在這個時代不值錢了?

作者: Dave Huang/John Maxwell 領導力教練

近期爆紅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中有這樣的情節:因為高薪與年紀的緣故,劇中「關副總」一角被迫「退休」,何瑞之、Christine 因而有了副總之位的競爭。戲如人生,類似的情況其實每天都在真實職場中上演。

筆者的一位歐洲同事 A,在公司待了長達 35 年,卻在最近一波裁員名單中被列入其中。在收到裁員通知後,A 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找尋內部的新工作,如果沒有找到,他就必須離開公司。在這個未到、但快到退休年齡的尷尬時刻被裁員,對於那些全心全意服務了大半輩子的員工來說,難免會感到憤慨。

在職場上,僱傭關係是一種理性價值交換的關係,在雙方認定等價時成立,不等價時終止。因此,我認為人們應該「忠誠」的對象並非公司,而是價值──當我們能持續提供更多價值時,公司自然會對我們忠誠。

那麼,該如何持續增加自己的價值、累積自己的籌碼,才能在這個年代,為自己準備第二出路呢?

重新思考職涯的意義

筆者屬於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1981-1996 年出生),是目前社會主要的中堅主幹,即便如此,如何持續增加自己的價值與累積籌碼,對這群人來說仍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這一代部分人已成為公司的中高階主管,掌管公司重要的營運工作。雖然裁員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會那麼迅速,但仍需要未雨綢繆,提早規劃第二職涯,以防萬一。也因為許多千禧一代的朋友們已經成家立業,具有相當高的轉換成本,因此,有越來越多朋友開始透過經營自媒體與副業來增加自身價值,期望有朝一日能將副業變成主要收入來源。

而對於年輕一代(Gen-Z,1997-2012 年出生)來說,由於更熟悉各種數位科技的操作,並且在變動環境下長大,因此更習慣於轉換工作,以及追求自我個性與價值的展現。我在職場上也觀察到,越來越多年輕企業家,即使年僅 20 多歲,也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對他們來說,職涯不僅僅是為了養家餬口,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

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當面對現實的壓力,人們便很容易忽略對人生意義的追求,進而陷入「倉鼠迴圈」,感到自己只是在不斷消耗,無法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標。因此,我們需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想像與反省,如果可以,歡迎騰出一些空閒時間,想想以下問題。

掌握職涯轉換的主動權

蘇格蘭神學家 William Barclay 曾經說過:「人的一生中有兩個重要的日子,一個是你出生的那一天,另一個明白你為什麼而生(Why)的那一天。」(There are two great days in a person's life - the day we are born and the day we discover why.)

同樣地,全球知名作家 Simon Sinek 提出著名的「黃金圈(The Golden Circle)」理論,其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找到你的「為什麼」。這意味著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動機,並將其作為行動的指導原則。

為了找到自己的「為什麼(why, purpose)」,國際著名領導學專家 John C. Maxwell 提出了「目標路徑(purpose path)」,這一概念強調尋找個人目標和意義的過程,並透過此方式達到心目中的「成功」。

第一步

首先應自問:「熱情在哪裡?」

熱情是提供我們無窮精力的泉源。但要記住,找到熱情只是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即使有熱情,但若沒有相應能力,這只能成為一種嗜好而非職涯選項。

所以下一個問題是:「我擅長什麼?」

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並不容易。我們需要持續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將精力放在提升「弱項」上,這是因為,即使我們將弱點勉強提升到及格(Average)的水準,還是沒有人會願意為此付費。因此,與其把時間精力花在弱項上,倒不如把強項打磨到頂尖。我認為市面上有相當多工具或許能幫助你找到自己的優勢,如「StrengthsFinder」和「DISC 人格分析」等等。

當我們找到自己高於平均水準的能力,並將其打磨到頂尖程度,佐以熱情,才能達成 John C. Maxwell 所定義的「成功」之第一步。

第二步

再來是「持續學習」,透過習慣複利(consistency compounds)不斷地發掘和發揮自己的潛力。而我認為,「領導力」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激發潛力的催化劑。

根據華頓商學院教授 Adam Grant 的研究,品格能力是解鎖潛力的關鍵,當我們建立起領導思維,並依據領導原則行事時,個人就能透過領導力來達成更大的目標。正如 John C. Maxwell 所言,「個人與組織的成效,取決於領導者的領導能力。」領導能力越強,職涯發展自然也就越好。

第三步

最後是「為他人增加價值」,這可以從下列 3 個重要層面來看:

  • 尊重對方,把對方視為有價值的人。很多時候我們有了能力,但卻對弱勢團體不屑一顧,這讓我們的領導力大打折扣。

  • 同理對方的價值。我們必須要了解對方的價值觀,投其所好,才不會淪為「熱臉貼冷屁股」,徒勞無功。

  • 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透過習慣複利成為有價值的人,你才能夠提供價值給別人。

領導者都是播種的人。我們寄望把希望與能力的種子散播在這個世界,透過持續灌溉和栽培,讓它們生根、發芽與茁壯,讓世界因為我們的價值而變得更美好。藉由 John C. Maxwell 定義的成功三步驟,當我們持續在工作中提供價值、提升自我領導力,就更有機會提升組織的發展成效,進而讓公司對我們更加「忠誠」。

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讓大家在受僱的職涯之外,多擁有一些可以掌控的選項。畢竟,我們才是職涯的主人,職涯轉換的主動權,必須只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忠誠度」在這個時代不值錢了?──請試著「效忠」自己,做職涯的主人》,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如何規劃長遠的職涯發展:寫給正為轉職糾結、想要「綜觀全局」的你
罵完慣老闆,然後呢?——無論選擇如何,只有自己能對自己的職涯負責

作者簡介:

Dave Huang,我是旅居德國的 Dave,師從世界第一的領導力大師 John C. Maxwell。結合德國工作經驗分享最新的歐美領導力觀念與溝通技巧,目標是協助人們提升領導力來提升人生。L2P 領導力訓練的創辦人、德國軟體業資深講師、德國留學顧問公司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