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財經】「文組打工仔」如何 7 年存到 3 千萬?

作者:許詮

前陣子 UBS 瑞銀集團釋出一份台灣資產金字塔報告,引起社群熱議,除了驚訝台灣將近一半的人口被定義在淨資產新台幣 3 百萬至 3 千萬元間的「準富裕層」,也發現自己即將進到淨資產門檻 3 千萬元的所謂「富裕層」,感覺幸福來得有點突然。

回首 26 歲那年,我不但銀行零存款,還欠了一屁股卡債,被準岳父懷疑這個男生是否值得託付,從此痛改前非、努力存錢,發下豪語要在 35 歲以前存到 3 千萬。

如今 33 歲的我,很有機會在 34 歲就提早達成願望,因此希望透過本文和文末影片分享:身為文組的白領打工仔,我是怎麼靠著賺死薪水、控制消費,加上少量的投資和外快收入,在 7 年之內存到近 3 千萬。

這不是為了炫耀,畢竟我也只是「即將達到」這個許多網紅和矽谷 YouTuber 在更年輕時就達到的門檻,我純粹希望透過最真實的分享,與讀者共同切磋。請注意:這些分享僅是個人經驗,並非投資建議。

業內收入三級跳──跳槽加薪是捷徑

有看過我影片的朋友,會知道我 25 歲開始的薪資漲幅和關鍵原因,這裡簡單重複數字:

  • 25 歲:LINE,年薪 75 萬

  • 26 歲:雪豹,年薪 160 萬,漲幅 113%

  • 27 歲:印尼阿里巴巴,年薪 310 萬,漲幅 93%

  • 28 歲:印度阿里巴巴,年薪 700 萬,漲幅 125%

  • 29-33 歲:擔任 VP 和 GM,薪水維持在 700 萬區間,有時高有時低

我的年薪在 25-28 歲這 4 年內上漲近 10 倍,關鍵是幾乎每年跳槽一次,內部加薪最多 10-20%,遠遠比不上跳槽的幅度。

許多老一輩會說「一份工作要待至少 3 年」,我這樣頻繁跳槽是「滾石不生苔」,手上工作都沒熟練就想換工作,沒有公司會要我這種浮躁的年輕人。這種論調有兩個假設,一是手上工作沒做好,二是外面公司不會要我,但這兩個假設都不成立。

首先,我的每一份工作都是高標而且超標完成,在雪豹獲得最佳新員工獎、在阿里年年拿到 3.75 分的高績效考評,一年即升遷帶 30 人團隊,後來擔任 GM 還拿過最佳管理獎。另外我每次辭職都被老闆挽留,LINE 的韓國主管說隨時留一個位置給我,雪豹吳董事長成為我多年貴人、協助我創立天使創投,所以第一個假設不成立。

再者,我因為職涯前期以不抽傭金的 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務開發)為主,時常和外部公司老闆聊戰略合作,常常聊著聊著就被問有沒有興趣過去上班,所以第二個假設也不攻自破了。其實在適當的時機讓市場知道你的能力,肯定有機會收到 offer,和年資根本沒關係,最怕的是我們不敢出去聊天面試,也就沒有任何機會,直接就坐實了老一輩的論調。所以把手上事情做好、同時比較外面的機會,兩者並不衝突

學習知足!別落入高消費陷阱

我身邊很多朋友收入上 300 萬之後,就開始換車、玩錶、買高級傢具、吃高級餐廳,雖然賺得多但花得也多,結果每月存款沒增加多少;更恐怖的是,習慣了高消費之後,倒果為因,必須繼續維持高收入,畢竟由奢入儉難,最後還是看不到退休無需工作的那一天。

我曾經是其中一員,也因此欠了卡費,感謝太太長臉小姐讓我迷途知返,接下來從「食衣住行育樂」六個方面,分享我們夫婦在海外的消費數字,以及相應之下每年能存多少錢(金額均以兩人花費合計,幣別為新台幣)。

食:在台灣時我們都是外食族,然而到了印尼,外食重鹹重甜太不健康,遲早得糖尿病,所以痛下決心,讓幫傭煮三餐,週末再出門吃餐廳。長臉小姐會買比較健康的食材、開發一些新的菜餚請幫傭料理,每月花費在 3 萬左右。

衣:我年輕時超迷 GQ,在第一份工作領 28K 時,就可以天天吃便當泡麵,只為買一個 Prada 包或 Burberry 大衣,結婚之後發現沒人看(誤),簡單就是時尚,衣櫃常備黑白色各 5 套衣服,夫婦合計每月花費在 5 千內。

住:剛到海外長住時,曾經住過一個月 6 萬的酒店式公寓,50 坪空間、有客房服務清潔、自助式早餐,後來覺得住的夠用就好,現在租公司樓上住商辦一體的 30 坪公寓,仍然有泳池、蒸氣室、健身房等公設,每月花費約 3.5 萬。

行:因為住在公司樓上,平常只需要走路上班,印尼計程車也很便宜,只有偶爾回台灣的交通費比較高,每月花費在 5 千內。

育:雖然小孩還沒出生,但平日我們愛折騰,報了 ICF Coaching 進修、神學院課程、瑜珈和健身會員等,另外加上給到家裡的紅包,保守估計每年 20 萬左右花費。

樂:在台灣隨時會被朋友約飯局,一餐兩人千元起跳,喝酒就更貴了,在印尼因為沒什麼朋友,好處就是沒有社交取向的花費、也不用炫耀性消費(沒人在乎我用什麼牌子),我們也明確告訴朋友不愛喝酒,不想花錢傷身。

比起喝酒,我們更傾向每兩個月出國旅行一次;長臉小姐自稱是大型犬,需要經常出遠門溜一溜。對我們而言,旅行是去感受當地的生活文化,不是踩點和購物,每年 4-6 次的旅行,總花費在 40 萬左右。

以 28 歲開始年薪平均 700 萬來算,扣掉 210 萬左右的稅、再扣掉 140 萬左右的支出,每年能存下 350 萬,加上中間某幾年薪水更高、或者賺了一點投資和外快,累積下來目前接近 3 千萬。

「第二曲線」外快和投資,趁年輕多試多學

我在 30 歲出書時,就以 35 歲之後不用工作為目標,希望用年化報酬率 4% 的投資收益來過生活,然而如果有外快的主動收入或投資的被動收入,也是不無小補,可以當作小孩的奶粉加餐錢。

外快根據我愛寫東西,以及海外職涯的背景,簡單分為兩部分:

  • 寫作:包括每月在幾份雜誌專欄的稿費、當年出書的版稅,以及偶爾接的粉專業配。

  • 海外職涯教練:除了偶爾接一些演講分享經歷,也少量收一些海外轉職的學員輔導,目前幫助過的學員,100% 年薪破百萬、70% 年薪翻倍,也算是不愧對自己和對方。

以上兩類的外快收入,我其實還沒仔細算過逐年收入,畢竟也是這 3 年開始嘗試的,如果真的有人有興趣,我再來詳細盤點,分享中間吃的閉門羹和血淚。

至於投資收入,我一律交給長臉小姐處理,總的來說加減賺頂住通膨、至少沒虧,而且這幾年之間學了很多。基本上我們奉行 3 等份的原則,維持少量現金在手上,各放 30% 在低中高風險的金融產品裡:

  • 低風險:年輕時我們傻傻地買儲蓄險,後來發現這是最懶也最低利率的方式,後期主力放在美國公債和大型科技公司的公司債,年化報酬率大概在 3-4%。

  • 中風險:除了美股個股和 ETF,我們也嘗試過 P2P 現金貸(Peer to Peer,又稱「市場平台借貸」,指以網路平台媒合借貸兩方的借貸模式;請注意若要從事相關投資,務必選擇合法金融機構);另外我們也請金融從業朋友做當沖和量化交易代操,整體年化報酬率在 7-10% 左右。

  • 高風險:因為經營 XChange 社群的關係,創辦小型的天使創投,協助台灣新創出海,也在印尼投資線下餐飲和房產項目,偶爾還會失心瘋買幾張名家畫作,以上投資都不知道回不回得來,只能期待創業家朋友們挺住。另外虛擬貨幣我們也有穩定加倉比特幣,其他小幣和 X to Earn 的則都慘賠到脫褲。

其實我們不是什麼理財專家,更多是透過這幾年繳學費踩過一些坑,從經驗中摸索,目前也還在學習中。

以上是我們這幾年很「土砲」地努力存錢、控制消費、嘗試外快投資的真實分享,希望能給同在理財道路上的朋友一些靈感。我相信很多朋友的存款數字早已超過 3 千萬,也很想知道各位前輩是怎麼做到的,歡迎留言在《換日線》社群留言讓我們學習、觀摩一下!祝大家都早日實現心中的存款目標!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文組打工仔」如何 7 年存到 3 千萬?我的年收、花費與理財心法大公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為什麼同樣的履歷,在台灣叫做不穩定,到了歐洲卻被視為經驗豐富?

台北工作環境完勝東京!?日本上班族來台創業後才發現的「四大不思議」

作者簡介:

許詮,1990 年生,第三代基督徒。28 歲年薪破 700 萬台幣,29 歲任東南亞最大電商副總,現任字節跳動集團子公司印尼菲律賓總經理,業外創辦 XChange 天使創投及NPO,著有暢銷書《別輸在只知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