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談心室】《花漾女子》:還在認為「被撿屍是活該」,強暴文化就不會止息

《花漾女子》劇照
《花漾女子》劇照

【文/Lizzy】由凱莉莫里根主演、充滿企圖心的話題之作《花漾女子》,直接挑戰社會關於「酒醉後遭性侵」案件的各種厭女迷思,可說是近年 #MeToo 運動以來相當重要的電影。《花漾女子》以復仇故事為基礎,透過精巧的劇情設計,從不同面向分析撿屍性侵案件背後的社會共犯結構。

一、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有一些人總愛諄諄教誨女性,要怎麼穿、怎麼做,才能夠「保護自己」,彷彿真有某種秘笈能夠確保女性安全,而受害女性都是因為做錯了某些事情。

《花漾女子》的凱西知道多說無益,所以她讓幾個人親自「體驗」。她找來許久不見的大學女同學麥迪遜吃午餐,點了酒來喝,麥迪遜聊得盡興,不知不覺喝得頗醉,凱西至吧檯將某個房間鑰匙交給一位男性,示意他將麥迪遜帶上樓。等到麥迪遜在飯店房間醒來,焦慮地回想剛才是否有出事,才終於理解到,當年她認定酒醉後被性侵的女同學只是因為太騷又不懂保護自己才受害,是多麼錯誤的想法。

凱西大學時期的女校長,當時對校內的酒醉性侵案並未積極處理,還說女生本來就不該讓自己陷入脆弱的狀態以免發生憾事。不過,當凱西與校長見面,說她已將校長的女兒載去某個擺了酒的房間認識幾個男生,校長馬上崩潰嚇壞了。人們總是這樣,同樣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就是別人做錯了什麼,唯獨發生在自己愛的人身上,才能理解這根本防不勝防,更無法輕描淡寫地說「她應該要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啊」。

當年凱西的好友妮娜也是遇上了這樣的情境,她參加滿是同學的派對,男男女女都有,這些應該是她可以信任的人,怎麼想得到被灌醉之後,加害者竟可以在目擊證人眾目睽睽的狀況下性侵妮娜,而大家都笑笑看著。這離譜的情境是要怎麼防呢?

二、若旁觀卻毫無作為,也是共犯

當凱西發現自己男友萊恩在妮娜被性侵的當時,也是旁觀笑鬧的一份子時,生氣地質問他,但萊恩急著辯解說自己當時只是個孩子啊,只不過他身為醫學院大學生,這樣描述自己未免標準太鬆了。

其他人也一樣,事發當下那些同學在旁邊說說笑笑卻沒有制止、也沒有向外求助,有人手上有影片卻從未報警,校長當時也因此覺得只是個「各執一詞」的案子所以不想處理,後來加害者的律師還幫忙威脅妮娜放棄法律行動。連串的冷血行為都將受害者推向深淵,讓她失去所有希望,也讓社會的加害者更加猖狂。可以說,大家都在傷害受害者,全都屬於共犯。

《花漾女子》劇照
《花漾女子》劇照

三、譴責受害者、包容加害者,會助長強暴文化

對於強暴事件的發生,社會往往先急著指責受害者,包括行為、穿著、個性、生活習慣等等,都被拿來檢視一輪。許多受害者正是因為如此而不敢報案,一方面覺得這樣的事情很丟臉,另一方面也害怕他人(尤其是親人或伴侶)的檢討與嫌棄。例如《花漾女子》的撿屍性侵受害者妮娜,一路面對加害者不痛不癢的態度、旁觀目擊者的冷漠噤聲與私下嘲笑或責怪、校方的冷處理態度、甚至還有加害者律師的威脅,妮娜明明是受害者,卻不停受到懲罰。

反觀當年的加害者艾爾,人生根本沒受影響,即使當時有這麼多旁觀者看見他的惡行,他依然前途光明,有好工作,還即將跟美女結婚。

不僅在事發的時候,同學們互相保護,讓艾爾安全下庄,連接近片尾時艾爾犯下更嚴重的罪行,他的好友還安慰說這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可憐的艾爾沒有其他選擇;連萊恩身為凱西的前男友,在警方來詢問之時,也選擇幫忙袒護男性友人。

有這麼快樂無後果的強暴犯處在社會上,天天正常生活,前途毫不受影響,這樣帶給大眾的訊息會是什麼?

四、只顧著考量加害者的大好前程,最終犧牲的是受害者的大好前程

凱西終於面對性侵妮娜的同學艾爾時,艾爾喊著:「男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受到這種指控!」凱西則冷酷地回答:「猜猜看女生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這個問題不用人回答,大家心裡都明白答案是什麼。那不只是當下身心受到傷害,最侵蝕人的是持續性的、恐怖的無助感,明白自己生命有一段時間完全沒有能力自保,身體無法反抗、心裡充滿恐懼,而倖存之後則是一輩子的恥辱感與骯髒感,自認是一個沒能力保護自己的、虛弱的、被人嫌惡的受害者。

當美國法官針對史丹佛大學撿屍性侵案以「加害者年紀還輕、還有大好未來,要避免傷害他的前程」為理由選擇輕判的時候,或者當加害者父親表示「這起犯罪只是兒子20多歲人生的20分鐘行為」的時候,他們殘酷冷血的言語,徹底毀滅的是那些原本也前途似錦,卻因為性侵事件身心受重創而斷送光明人生的女孩們,那些在角落瑟縮哭泣走不出來的女孩們。

而且,每多一個人受害,她身邊的親友也乘載著大小不等的傷痛,以及各種不該由他們背負的罪惡感,就如《花漾女子》主角凱西那樣。這些都是無辜者一輩子要承受的痛苦,誰來替他們原本的大好人生設想呢?

《花漾女子》劇照
《花漾女子》劇照

五、唯有社會一起合作改變風氣,才有辦法減少此類犯罪

過去,在《少女十五十六時》等電影裡面,男人去「上」一個喝醉的女人會被當成笑點;小甜甜布蘭妮未穿內褲被拍到的畫面、或者她是否仍為處女的議題,是全球茶餘飯後的笑料;芭黎絲希爾頓的性愛影片未經同意被她前男友外流時,大家忙著嘲笑她、羞辱她,同時津津有味地看著影片。導演艾莫芮德芬諾在電影中選用小甜甜布蘭妮與芭黎絲希爾頓的歌曲,絕對是有意義的。這些厭女態度,全都是強暴文化的一環,只要大環境不改,性騷擾及性侵受害者的處境就不可能改善,性犯罪也不可能減少。

《花漾女子》的凱西只能一步一步「報復」與「教育」社會,但她不可能一個人隻手改變社會。相信看完《花漾女子》的觀眾,內心都對主角的遭遇懷抱著憤怒與不捨,我們都有責任帶著這股情緒,想辦法帶來改變,才能避免下一件悲劇的發生。

【關於作者】

Lizzy曾在金融業任職多年,但人生最愛還是電影與影集,喜歡透過書寫,讓影視作品找到速配的觀眾。耕耘部落格多年,臉書專頁「Lizzy聊電影」。

movie_id:10519

※歡迎加入Y!電影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

電影談心室
電影談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