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戴發奎】我們應該害怕地震嗎

Tableware and dishes are seen broken on the floor of a restaurant in Fukushima early on February 14, 2021 after a 7.1-magnitude earthquake struck late on February 13 off the eastern coast of Japan. (Photo by - / JIJI PRESS / AFP) / Japan OUT (Photo by -/JIJI PRESS/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地震可說是台日兩地人民的生活共同經驗,就像颱風一樣,不同的是颱風可以經超級電腦計算精準預測路徑及來臨時間,讓民眾有充分時間做好預防,對地震則束手無策,只能約略判斷可能在某一段時期內發生,我們孰悉的那句成語如今應該改叫做「人有旦夕福禍,天有不測地震」。

13日日本時間11時8分(台灣時間10時8分)福島縣與宮城縣觀測到震度6強的強震。日本氣象廳在地震發生後發布研判是規模7.1,後來上修至規模7.3。這起7.3大地震震央在福島外海,地震深度60公里,除了福島與宮城震度達到6級外,東京也有4級,一共造成85萬戶停電。劇烈搖晃,讓不少人嚇壞,回憶起2011年311大地震恐怖情形。

與此同時,就在日本發生地震四天前,台灣也才經歷芮氏規模5.5有感地震,震央位置在宜蘭縣政府東偏南方 73.0 公里 (位於臺灣東部海域),震源深度69.3公里。

1999年台灣的921地震及2011年日本311地震,一幕幕怵目驚心的人員死傷和大樓倒榻讓人刻骨銘心,至今記憶猶新,而大地震之後最先被人們拿出來檢討的首當建築結構安全,尤其是日本311地震造成的福島核災,危害環境之烈之深,即將屆滿十年仍未獲得解決,地震也因此成了反核電人士們的主要訴求,台灣位於地震帶上不適合核電廠,然而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的核事故,真正的凶手不是地震,而是因地震引起的海嘯。當天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發生7.3級地震,當時福島第一核電廠的4-6號機正進行停機定期安檢狀態,運行的是1-3號機。1-3號機的所有反應爐在地震來時自動停止。然而地震卻造成了電源故障,導致機組失去外部供電,這時備用的柴油發電機發揮了作用,成功啟動提供緊急電源。就在地震發生約50分鐘,13.1公尺海嘯襲擊核電廠,讓設置在地下室的應急柴油發電機淹沒在水中而停止運行,水泵無法運行就無法向爐心和用過燃料池注入冷卻水,爐心處於空燒,隨之而來1-3號機爐心熔毀並釋放大量氫氣,最終導致氫氣爆炸。

由此可知,地震並未直接對福島核電廠造成損害,可見建築物本身耐震設計沒有問題,而是其它配套出現預想不到的供應中斷,同時失去外部電源和自身應急發電機是最終導致福島核災的主要原因。一般房屋建築也是,我們可以從日本東部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房屋損壞的統計數據看出,東北地區大部份房屋損壞是因為海嘯及山體滑坡,關東地區則主要是土壤液化現象導致,真正因為地震損毀的房屋建築極少,然而這都歸功於日本上一次大地震的慘痛教訓

1995年1月17日發生於日本關西地方規模7.3的地震,統稱「阪神大地震」,這一次地震造成房屋全毀104,906棟,半毀及部分損壞高達50萬棟,該次地震引發了日本對於地震科學、都市建築防震、交通防震的全面檢討。日本在 1995 年 10 月公布了「建築物耐震改修促進法」,台灣的「建築技術規則」隨之跟進,於86、88、94及100年多次修訂,行政院於89年6月16日核定「建築物實施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方案」。

老舊通常與進步畫不上等號,在安全上並不一定是如此。許多來過台灣的中國大陸遊客普遍印象是這裡的房屋建築過於老舊,人均GDP達26,000美元的台灣六都市容,只等同他們的二三線城市,為此中國大陸人感覺台灣人很窮。然而他們只看到表面,房屋建築老舊,正因為台灣建築法規進步,且營造施工確實不偷工減料,以致蓋出的房屋經久耐用,用上50年是基本,不像他們那豆腐渣房屋,不到二三十年就需要重新改建。

人類的發展歷史都是從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教訓中匍匐前進,除非是毀天滅地的8級強震,以現在的建築技術,基本上是不用擔心,地震不可拍,可怕的是伴隨地震而來的其它災害,比如火災、海嘯及土壤液化。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