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級爭房隊】宜蘭老家太小被迫輪流回家 兄弟合力買的第一間房竟不是為自己...

八年級生,成長於經濟起飛尾聲與房價飛漲時代,面對截然不同的購房現實,完全無法體會父母口中的「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買房」。這一代年輕人不僅要應對高壓的職場,還得承擔逐年上升的房貸與生活成本,本月好宅帶來10篇購房故事,用不同角度思索最適合年輕人的居住模式。

【文/Angela】今年31歲的L兄與27歲的L弟老家在宜蘭,爸媽經營秒殺牛肉麵店,用料物超所值口碑極佳,但利潤不如想像中豐厚,一家四口擠在老家古厝只有2間房,兄弟從小共用房間,買屋夢只能暫藏全家人心中。希望幫爸媽換屋,L兄大學開始接案做網站攢購屋金,隨著兄弟倆碩士畢業後進入職場,各自有女友後,每次回老家得錯開時間,更加速買房行動,在陸續看了10間房後,找到離老家不遠但交通方便的透天新成屋,社區周邊被農地包圍,傍晚還能到河堤散步,兄弟齊心的舉動讓爸媽欣慰不已。

▲L兄弟買的人生第一間房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幫爸媽換屋住電梯透天孝親厝。L兄提供
▲L兄弟買的人生第一間房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幫爸媽換屋住電梯透天孝親厝。L兄提供

兄大學起接案攢買房金 弟碩班2年準時畢業賺錢

「爸媽做小吃店非常辛苦,大清早就要備料,收店後吃晚餐都已經八、九點了,很多人以為我們兄弟個兒高是從小吃很多牛肉,其實誤會了,牛肉要賣給客人,我們頂多喝牛肉湯,而且頭城畢竟是鄉下,八、九點很多店都已經打烊,連要找外食的選擇都不多。」L兄表示,從小看爸媽辛勤工作,知道翻身要靠自己努力,兄弟倆的學業表現從來不用爸媽擔心。

「其實我們在念書時,媽媽就嚷著想買房子,算是有喊進我們的心裡,心中一直有個目標。」兄弟都是碩士畢業,在全球名列前茅的網通、IC設計大廠擔任工程師,L兄更是從大學時就開始接案做網站,並有計畫地把錢存下來,準備做未來的買房基金。工作2年後,因兄弟倆都陸續交女朋友,每次想回家陪爸媽,若攜伴同行,兄弟倆得錯開時間,讓買房動機變得更強烈。

考量爸媽年紀漸長,加上兄弟倆回老家多靠火車,看屋鎖定在宜蘭市區,在連續看了10間房後,意外在往老家路上發現有新成屋電梯透天,全社區當時只剩最後2間,3層樓總價1190萬元,符合全家人的需求,頭期款除了靠L兄的積蓄外,姑姑也有出手幫忙,「我大學上台北就住在姑姑家,一方面省住宿費,也跟姑姑作伴。」

L兄表示,自己從大學就開始接案做軟體設計,連爸媽後來轉作冷凍包的官網都是大學作品集之一,直接幫爸媽省下20萬元網站設計費,「其實買房頭期款根本不可能只靠工作薪水,畢竟剛進職場,薪資水位有限,但在知名大公司上班的好處是有利於跟銀行談貸款。」此外用台北薪資水位在宜蘭申貸,加上是青年首購,輕鬆貸到800萬元。

因當初房貸利率低,還一度降息,從1.6%降至1.31%,2年寬限期每個月只要還1萬多元,L兄算準2年寬限期結束後,弟弟正好碩士畢業、進入職場,兄弟倆一起分攤房貸,壓力也能減半,「現在每個月約還3.3萬元,分30年期,升息增加的房貸我就沒跟弟弟算了,畢竟我工作比較久。」

▲從兄弟必須擠在老家的小房間,到靠自己的努力讓全家都能有更舒適的居家空間。L兄提供
▲從兄弟必須擠在老家的小房間,到靠自己的努力讓全家都能有更舒適的居家空間。L兄提供

買完孝親房後買新婚宅 「有自己的房子比較安心」

由於兄弟倆的工作地一個在台北、一個在新竹,買完孝親厝後,又在工作地為自己買了自住宅。L兄婚後原本在中山區租屋,因台北市房價實在太高,買房範圍只好向新北市擴,最後買在三重新成屋,鄰近大都會公園,「台北市單價8字頭、台北橋平均單價上看7字頭,退到大都會公園的重劃區單價60萬元,勉強負擔得起。」

「台北市隨便一間2~3房就要2000萬元起跳,我們把購屋目標地點向外擴,總價降到1600萬元,我跟太太雙薪一起努力,還在可負擔範圍。」L兄坦言,畢竟是北漂,考量未來有小孩後的學籍,能有自己的房子還是比較有安全感,雖然目前室內僅約23坪,扣掉公設後可利用空間小,床與牆壁之間的走道已無太多可容身空間,甚至顯得家徒四壁,但至少先求有,未來經濟條件更寬裕些,可再換屋,一步步朝夢想中的房子靠近。

手刀加入!Yahoo奇摩Line理財官方帳號

好宅報報「8年級爭房隊」相關連結:

兩次斡旋都搶不贏!29歲房仲硬「加價買」以區域新高價入手40年公寓

存款變現All-in!他鎖定台中北屯捷運沿線 5年買2間房 新手看屋到簽約3天搞定

青埔在地人從「鬼城」看到起飛!小夫妻 「越看心越慌」新青安助貸置產無懸念


Sponsored by:台灣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