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分屍案頻傳 應注意模仿犯效應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讀者投書:艾彼(諮商心理師,本名王昱勻,為文於各大平台。)

兩週內發生三起分屍謀殺案,回溯這次華山分屍案發生的時間點與前兩起分屍案時間點相當接近。分屍案件在短時間內不斷重複發生,究竟是巧合或是模仿?

可惜,質疑只停留在此,沒有人深入探究。

艾彼站在心理師專業立場,認為媒體是需要對分屍案件的報導做出節制的。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暴露在暴力場景下的時間越久,暴力行為出現的次數也會越頻繁。

暴力是會模仿的,犯罪也是。

有些人也許會反駁我,說:「但我每天也都暴露在這樣的新聞下,為什麼我沒有殺人?」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暴露在犯罪新聞下的時間越長,的確出現模仿犯的機率越大。雖然只有一小部分人會受影響,而真的採取犯罪行動,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犯罪新聞沒有影響!

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同時指出,受媒體影響採取犯罪行動的人,通常在先前就已經有殺人的動機,只是想不到方法,媒體注重細節的重複報導剛好扮演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幾則新聞除了時間點巧合,再者就是犯案手法巧合。

研究也指出,有些殺人者具備類似犯罪技能,五月底老翁殺妻,老翁以前殺過雞。最近爆發的華山分屍案,犯案者說以前殺過山豬。媒體對罪犯如何習得此技能的報導,也剛好提醒了這些具備相同技能的人,能夠在過失發生時採取同樣的手法試圖煙滅證據。

或是,可能會有更泯滅人性的犯罪者,單單只是想把殺戮這件事情當成技能的展示?誰敢保證這些事情不可能發生?別忘了華山案的當事人,並不是因為情感糾紛而起心殺害對方。

心理師是一個人微言輕的職業,但艾彼心理師認為社會民心因此動盪的時刻,必須出來說一些話。

媒體可以減少對犯案手法的細節進行詳實的報導,也不應該在此時找來擁有相關技能者上節目分析犯人犯罪的手法,以避免促使文章上述提到的有心人士採取類似行動。

媒體可以減少提到犯案者的姓名或減少播出全臉畫面,使其另類成名,反而引起其他有心人士效法的動機。阻止其他想以非法手段成名的有心人,滿足其對「犯罪成名」的幻想。

另外,媒體也可以減少在第一時間對哀慟家屬的訪問與報導。因模仿犯,通常是對他人情感缺乏同理心,並且以剝奪他人權益作為快感來源的族群。這類報導,只會引發有心人想戕害他人的動機,反而激發他們犯罪的慾望。

這種時候,會有很多關於人格疾患的專家說法。但是,在此我拒絕給這群犯罪者任何心理疾病的標籤,這只是給了真的需要幫助的心理疾病患者更多心理、社會負擔。

個人認為這種嚴密的罪行不該主張任何精神喪失,不該有任何脫罪的可能。

全文出處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操弄文大宿舍—一場人格毀滅戰
吃香蕉皮、搭不了飛機 民進黨的政績?
關稅制裁以外 川普其實有更明智的選擇
川普關稅戰的煙硝火藥 即刻引爆
俄羅斯主辦世足 重塑國際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