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張宇韶】黨內競爭 只是民進黨另類新整合的開始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就實際的權力政治來說,多數進行初選的民主政黨來說,與其說是選擇「最佳人選」,不如說是挑選多數人都可以接受的次佳方案,因為除了威權主義或家長作風的政黨,黨內因為路線、政策甚至權力分配而進行辯論乃至於針對掌權者進行挑戰也時有所聞,甚至是政治的日常。像目前美國總統川普超過五成、共和黨內超過九成民意與黨意的支持度實屬特例,這也是因為其對中國採取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立場,同時創造亮麗經濟成績單所致。

不可諱言的是,尋求連任的總統若遭遇黨內同志的挑戰,黨內的路線分歧與政治對立其強度必然超過平常,直白說政治人物此時因為內外壓力從而陷入了政治危機,這是卡特彼時遇到的困境,也是蔡英文當下遇到的問題。

相較於國民黨政治文化的單一保守,民進黨向來是個標榜多元競爭與路線光譜並陳的政黨,派系政治就是一個具體的表現形式。兩黨政治文化的差異,使得兩者在面臨政策路線延伸而來的權力鬥爭時,其解決的方法也截然不同。

國民黨強調形式上的和諧與集體認同,對於行為者主體性的壓抑,使得任何的權力競爭都必須用暗自角力或是宮廷惡鬥的方式進行,「表面手牽手、背後下毒手」的張力劇情往往讓旁觀者瞠目結舌,因人設事畫靶射箭的制度,以及讓輸家一無所求的遊戲規則必然讓競爭後的團結成為空想。這可從彼時洪秀柱成為候選人,最後卻被朱立倫以大局為重「抽樑換柱」的後果得到解釋,離心離德的宿怨劇情一直延長到黨主席選舉,若不是民進黨執政不力導致韓流竄起,國民黨不知驢年馬月才能嚐到勝選的滋味。

國民黨目前上演的初選大戲仍是醬缸文化的翻版,由於初選制度未曾建立過,因此行動者無不從個人利益的出發試圖去干擾或杯葛制度的建立,然而演繹出「寧可徵召他人,也不願幫初選對手抬轎」的毀滅性思維,於是「寧贈外邦、不與家奴」的荒謬歷史總是一再發生,國民黨始終樂在其中。

民進黨奉行實力原則,所謂的大局是建立在選票最大化的前提上,因此保留了任何挑戰者取而代之的權利與制度的可能,過程除了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規範與規則外,多數的競爭多半以激烈的路線辯論或派系間的權力動員方式為之,批判力道之強、動員規模之大也讓圍觀者有「刀刀見骨」之嘆,這可從民進黨歷次劇烈的權力鬥爭如長扁、許扁、蘇謝、蘇蔡之爭得到解釋。

然而民進黨篤信「政治是妥協、議價與分配」的過程,更深信「政治是一切可能的組合」,每次劇烈鬥爭後,贏家為了尋求整合莫不給予輸家物質甚至權力上的補償,不能讓對手一無所有也埋下了合作的契機,「蘇貞昌提拔蔡英文,後來擔任其閣揆」的狀態必然是藍營不可能發生的神話,偏偏發生在民進黨慘敗與蔡英文聲勢最低之際。平心而論,結合利益分配的理念才是民進黨進行政治整合的基礎,與其說是投名狀,不如說是利益的共生結構。否則如何解釋選擇離開或投奔敵營的失意政客,很難再擁政治江山或梅開二度的原因呢?因為這也是綠營選民堅持的江湖規矩與潛規則。

賴清德此時投入初選,就形式上來講必然挑戰蔡英文的威信,自己也存在不少的成本風險,在兩人競爭過程中必然存在尖銳的政治路線與政策方向的衝撞,然而這猶如重病放血、自我治癒的療程,當政黨生命出現週期性的瓶頸時,唯有透過這種「否定的否定」與「正反合」的辯證歷程,才有可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蔡英文過去可能不懂,但是她也必須試著瞭解民進黨這種獨特的政治基因,這也是她在此一情勢下尋求連任的最佳途徑。

至於國民黨,繼續上演經典的黨國權鬥「貍貓換太子」或「撥雲見日」之類老梗,儘管台上演員樂此不疲,但是台下觀眾卻已經紛紛離場。

更多論壇文章
賴清德出手:很殘忍,但是,很漂亮
賴清德院長的高度又增加了
史上第一個作為食品的科技動物通過上市
「台灣女孩」與「中國男孩」之我見:品格的正直或卑劣,與出生地無關
不要忽略蔡英文的韌性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