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洪耀南】中國放鬆一胎化後消失的出生率

作者為台灣選舉觀察協會秘書長

資料照片。圖/中央社
資料照片。圖/中央社

中國統計局10月份停止公布基尼係數,在人口統計方面,出生率也消失,中國2015年開放『二孩政策』,當年出生率是1.05,低於韓國、香港、新加坡,也低於台灣1.07,而2015年出生人數是1655萬,隔年只增加一百多萬到1786萬。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2011年勞動人口達到74.4%是最高峰,很多經濟學家已經討論多時,老齡化、性別失衡也不是本篇的重點。

1949年新中國成立是嚴格禁止人工結紮與流產,逾3年中國人口突破6億,1956年首次出現「計畫生育」提倡避孕節孕。隔年北大校長馬寅初提出「新人口論」,預測中國五十年後人口將突破16億。馬寅初指出,農村人口多,不願意機械化,就不會提高生產率,其次人口多消費多,就不用於投資,中國是社會主義、是計畫經濟,不把人口列入計畫之內,不能控制人口,不能計畫生育,就不是計畫經濟,也就不是社會主義,引發毛澤東的重視與認同。

五八年進入大躍進時期、人民公社,政治氛圍改變,毛澤東的想法也變了。加上中蘇決裂,中共發動批判蘇共修正主義運動,準備再一次世界大戰。這時人多好辦事,革命加上鼓足幹勁,「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用此口號解決人口與糧食關係。馬寅初於是成為被批鬥的對象。

3年大饑荒,糧食短缺嚴重,加上人口暴增,中共開始思考節孕問題,推出「晚、稀、少」政策:晚婚,隔三年才可再生,一對夫妻不超過兩個小孩。一九七○年代是戰後嬰兒潮的適婚期,就業壓力更大,直到八二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把計畫生育列入中國基本國策,並寫入憲法,開始一胎化的強制推動,各種標語紛紛出爐,如「一人超生,全村結紮」、「寧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人」、「寧添十座墳,不添一人」……,各種光怪陸離的事件層出不窮,也嚴重扭曲社會關係與結構。

雖然改革開放,但計畫生育卻更緊緊掌控,經過30年的一胎化運動,中國老齡化、性別失衡十分嚴重。目前雖然開放「二孩」,但計畫生育依然是中國計畫的一部分,更是不容改變的基本國策,國家批准你生才能生。

出率低在台灣已經是國安問題,在中國人口議題更加嚴峻,因為勞動成本增加,中國經濟進入要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階段,人口紅利消失讓勞動成本雪上加霜。習近平在工作報告中指出,每年增加城鎮化率1.2%,讓八千萬農村的人口轉入城鎮,更加速中國進入「劉易斯拐點」,剩餘的農村勞力轉到非農村,直到枯竭為止。

統計局取消公布出生率的動作,更宣示出生率問題的嚴重性,取消二孩的限制恐怕不遠,但「取消」還是消極的政策,中國的人口政策,從毛澤東時期到鄧小平時期,都是計畫的一部份。新時代的人口政策恐怕要從「計劃」中剔除,而非消失「出生率」的統計數字,眼不見為淨嗎?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