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洪耀南】金融海嘯十周年後的隱憂

作者為台灣選舉觀察協會秘書長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今年是2008金融海嘯的十週年,而「學名」為「次級房屋貸款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始於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Based Security)債務違約,簡單的來說,就是銀行放貸款給明知到他們還不起的「窮人」,因為高風險也意味著高利潤,過熱的市場,在一夕間,泡沫被吹散,大浪一過,就可以知道「誰窮得沒褲子穿」。

沒有一個原因可以直接造成金融海嘯,這是需要很多因素「諸相具足」才有辦法顯現,充滿「熱錢」的投資環境為溫床,被「轉包」的債券,加上被利益蒙蔽眼睛的「信評」,這是美國大眾的共業,卻「迴向」給世界各角落。當時,冰島克朗與俄國盧布「狂洩千里」,歐洲股市「災情慘重」。最讓大家錯愕身為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竟然被迫「關門大吉」,華爾街昔日的金童在路上「徬徨」,三萬多個工作一夕間「蒸發」,這場經濟危機伴隨之後的房市崩盤,使每一位美國人平均損失七萬美金,三兆美金「憑空消失」。

臺灣當時,正剛政黨輪替,當時總統馬英九喊出「六三三」一舉「氣勢如虹」當選總統,選舉日大家還瀰漫在「歡興鼓舞」的氣氛當中,對於叩關萬點「充滿信心」,之後的幾個月臺灣經濟在「風雨中飄搖」,股市別說扣萬點,直接腰斬一半,對外貿易的縮減造成經濟經歷近兩年的「負成長」。

而各國政府對應金融危機的作法,大多依照凱因斯開的藥方,「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增加政府的財政支出,不論是公共建設、還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等,用政府的「公信力」來花錢,增加「公共支出」,增加政府在市場的「需求」;再來是貨幣政策,說俗氣一點,就是印鈔票,學名「量化寬鬆」,貨幣在市場流通量大,匯率兌換外國貨幣就降低,連帶使本國貨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使得國際市場對於本國貨品「需求」增加,但中國卻帶來後遺症,產能過剩。

但這兩個方法,「凡藥三分毒」,副作用非常強烈。三兆美元憑空消失,難道印滿這三兆就可以「補洞」了嗎?當美國聯準會一兆五千億來「阻止」情況繼續惡化,只能「暫時止血」,剩下的用時間來填平。但信用這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需要擔保人及擔保品的,政府紛紛「下海」當保人。擔保品的部分,政府手上沒有其他「資產」,只好拿手僅有上的「爛帳」來抵押,就是前面提到的藥方之一,各政府增加「財政支出」,增加預算,那如果國庫沒辦法呢?舉債!現在全球債務總額約250兆美元,相較十年前,增加75%,美國目前財政赤字,一兆美元,債務比率是十年前兩倍「以舊債養新債」埋下下一個「更可怕」危機的種子。

中國到現還在「補」這危機的「窟窿」,舊問題還沒解決新危機又出現,中國中央像是緊張媽媽,哪裡有問題,就用「人民幣」往哪裡護著,有危機,沒問題,政府幫你「擔保」,但這星星之火越燒越烈,現在到「地方政府」的債務,在市場沒有購買,沒有「活水」進入,債務又即期到期,中央又只跳下來幫忙,將地方債務置換中央的債券,由中央來還地方政府的債務及利息,據說現在債務加利息已達七兆人民幣,中央背著沈重的債務又要維持自己的信用,只好偷偷發佈「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範圍」,意思是,要「印鈔票了」,但是中國央行又不能讓人民幣崩盤,強力「守住」一美元換七人民幣,這說明,人民幣在官方「護盤」下,嚴重被「高估」。看似「太平」的中國市場,其實已經如履薄冰。

中美貿易大戰,不只是雙方的關稅大戰,其實背後牽動是各自國內的問題,十年前為了處理金融風暴而所埋下的隱憂,逐漸檯面化,讓中美兩國內憂外患一併爆發,接下來看誰撐得住市場的動盪?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談假新聞,怎麼能忘了當年的「腳尾米」
促進「轉型正義」其實是場騙局嗎?
除了調薪 「平抑物價」更是首要之務
從月賺3萬變日賺3萬 決勝點在下班後人生
居禮夫人不只是居禮夫人 教育部別再軟弱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