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王皓平】熱血的甲子園高校野球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系博士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約在3年前的世界棒球賽,該項賽事的初賽階段在台灣比賽,筆者抽空前往桃園棒球場,看了一場日本對哥倫比亞的賽事。記憶很深刻的是,坐在筆者附近有兩位日本婦人,筆者略懂日文,聽到他們如數家珍般聊到這些日本國家隊球員目前隸屬的職業球團,過去在高中時期是在哪一個高校打球,有著什麼樣神蹟般的賽事歷史。

今年是日本甲子園夏季賽事第100回,期間因為「米騷動」及「二次大戰深刻化」的影響,使得賽事中斷數年,但這也代表日本高校野球的夏季賽事,舉辦超過了100年。一項賽事可以續辦超過一個世紀,這是多麼大的吸引力才能成就。

去年,在東京的地區初賽,與王貞治同屬「早稻田實」明星打者清宮幸太郎,因高校期間累積的全壘打有可能會打破歷史紀錄,在媒體創造了極大的話題,所以吸引了許多球迷前往看球。看球的人數有多少,真的不多,超過兩萬人。這不是職業比賽,還只是地區性代表權的初賽賽事。足見野球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這不只是一個高校野球賽事,也進入許多日本人的生活。自詡為棒球是國球的我們,我們有如此的熱忱與投入嗎?汗顏了。甲子園高校野球賽事的魔力持續不斷,筆者試著分析其中的成因,大致如下:

一、 地域間的競爭:日本國土面積約是台灣的10倍,雖是島國,但南北轄區甚長,地域文化與「縣民性」差距甚大。我們台灣都已經有宜蘭腔、台中腔、鹿港腔及南部腔,更何況是日本各地的方言差異。也因為地方差異所形成的競爭關係,在一縣一代表的制度下,以及過往戰史勝敗所留下的恩怨情仇,創造了數不清的話題,而且在新聞、校譽、地方、公共討論的推波下,形成難以抵抗的風潮。

二、 完整的野球產業體系:台灣的職業棒球球隊就只有4支,日本兩個聯盟合計有12支球隊,加上社會人球隊,以及四國等地的地區型聯盟球隊,還有各級學校野球的教練職缺及相關從業人員,這使得高校球員不必擔心日後就業上的問題,因為日本野球產業的就業機會龐大所致。今年冠軍隊伍大阪桐蔭高校的主將「根尾昂」,他投、打俱優,有「三刀流」之稱,而且根尾昂校內學習成績優良,PR偏差值達到72,這個成績可唸到慶應大學或早稻田大學,這還用擔心他的未來就業嗎?他當然是特例,但多數人確實較無未來就業上的憂慮。

三、 學校的光榮與不服輸的文化:曾經有一位日本的教育學者來台灣各大學演講,他提到日本有數千間高校,要成為知名高校有兩個主要途徑,一個是文的,一個是武的。文的是各年度考取「東京大學」的人數,越多當然越知名;武的是甲子園及各縣地區型賽事的戰績,戰績好壞,當然會與知名度成正比關係。

而且知名度在少子化的今日,當然會影響到未來年度的招生。而且,日本人愛面子的程度絕對在台灣人之上,尤其在榮譽這件事,放到一個團體如整間學校的光榮,就會燃起球員的戰鬥意志與不服輸的精神。

四、 殘忍的單敗淘汰制:一戰定生死、一球定江山,只要輸一場球,今年的賽事就結束,過去高校三年的努力到此為止。日本高校野球的賽事是殘忍的,但話說回來,正因為是單敗淘汰賽事,不像成人職業球賽一年打個上百場正規賽,所以增加了「偶然性」,讓人口少的縣份,有機會去挑戰傳統棒球強權的人口大縣。像是今年一口氣打到決賽的秋田縣金足農高校,因為該校有一個明星級的投手,加上全隊牢不可破的求勝意志,震撼了秋田、更震撼了全日本。也因為屢屢出現「以下剋上」的情節,自然引發收視熱潮。

無疑的日本是棒球大國,今日他們的棒球成就,是過往超過100年以上的積累所致,除了技術層面的競賽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棒球已經生活化,深入到國家、社會每一個層面。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中美洲外交大崩盤的真正原因是…
失控的邦交國 中國教訓台灣最佳武器
越是認真的人,越是脆弱
熱血的甲子園高校野球
柯P真能裂解藍綠 成為台灣最大尾?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