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壯集-休漁期的罐頭與魚丸

中國時報【☉袁紹珊】 「很久沒看過大條的新鮮海魚了。」這是老爸在休漁期的感嘆,討海人近年的感嘆,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的感嘆。這都是所謂「活在當下」的代價。 踏入初夏,葡國沙丁魚罐頭和台北墨魚丸,開始登上我家餐桌。 盛產牡蠣,因而有「蠔鏡」之稱的澳門,在五月至八月的南中國海休漁期也得靠進口海鮮,不設休漁期的台灣水產品正好填補了沿岸餐桌的空白。 我不是蜑家人,但海鮮是家中主菜,所以對休漁期的開始與結束特別敏感。我外公是順德的養魚戶,教出來的舅舅女婿都有一手起雙飛鯇魚片的絕活。偏偏我哥小時候被卡在喉嚨的魚刺嚇怕,自此不再碰魚,我爸只好把畢生的蒸魚絕學傳授給我。在他眼中,廣東清蒸魚的祕方,就是供我走天下的嫁妝。 對廣東人來說,台灣的海鮮料理一直是可敬的對手,它的海洋文化在生活中就有充分的體現,一年四季,無論是家常菜虱目魚肚湯、九層塔小卷、櫻花蝦炒飯,抑或壽司店的刺身、飯店裡的烏魚子拼盤,豐富的海鮮食材都與台灣人的生存智慧互相輝映,海洋似乎對寶島特別慷慨。 台灣的海洋大概也沒有休息的時候。台灣的討海文化更與觀光結合,例如一波接一波的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花蓮曼波魚季、台東旗魚季等,吸引大批旅人饕客。同樣有豐富的漁業歷史,澳門卻很少拿漁文化作招徠,政府近年推廣乘漁船遊覽澳門半島海岸線的「漁家樂」,主要還是協助漁民渡過無收入的休漁期。我雖參觀過澳門海巿博物館不下百次,卻遠遠不及和討海人出海一趟來得深刻,但大家請教得最多的還是挑海鮮的方法。 說到挑選海鮮,靠海吃海的澳門人和台灣人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養生延壽儼如台灣的全民運動,對有機食品趨之若鶩,熟知各類食材的相生相剋。對飲食男女而言,怎樣吃、吃什麼補什麼就是重點所在,和口腹之欲相比,黑鮪魚有沒有被過度捕撈、?仔魚混獲嚴不嚴重事不關己,捕魚行為合不合乎生態永續是政府和業界的事,消費者對海洋沒有道德責任。 我不是舌燦蓮花的環保者,既說服不了父親遵守「永續海鮮選購指南」,也不知道如何灌輸他不吃食物鏈頂層魚類的「底食原則」。父親好不容易才告別吃地瓜求生的夢魘日子,喪偶後的他更是寄情於山珍海味。他說想通了,做人要活在當下。 子非魚,也許魚真有不一樣的想法。鮭魚每年逆流而上幾千公里,都是為它的後代著想。海洋的多樣、複雜與脆弱,不是我們這些連釣魚也不會的城巿人所能理解,我們總是過於樂觀地相信,大海永遠是相濡以沫的母體,卻不知道它也有「相忘於江湖」的決絕。若海洋食物鏈如期在2048年斷裂,往日取之不盡的深海,大概就只剩下食物鏈底層的水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有蒸魚祕技,面對水母罐頭和水母丸子,也無法化腐朽為神奇吧。 「很久沒看過大條的新鮮海魚了。」 這是老爸在休漁期的感嘆,討海人近年的感嘆,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的感嘆。這都是所謂「活在當下」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