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翻5倍!富豪財管規模首衝破兆元

金管會公布高階財管成績單。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14日指出,截至2024年4月底,經銀行審核通過成為高資產客戶者有8,330人,高資產客戶的管理資產規模(AUM)合計已達新臺幣1兆387億元,較2021年底的2,077億元,已有5倍成長。

童政彰表示,目前已獲准辦理高資產客戶財富管理業務的銀行有12家,包括中國信託、兆豐、上海、國泰世華、第一、合作金庫、瑞士銀行台北分行、玉山、台北富邦、元大、華南、滙豐(台灣),12家銀行均已全數開辦。

在金融商品方面,有鑑於國人對於投資之需求,以往國內銀行大多扮演銷售外國金融機構發行商品的通路,為期銀行能提高商品設計能力,2020年開放的新財管方案大幅鬆綁銀行發行商品之規範,以達成「國人的資金由國人管理」的目標。

截至今年4月底,累計已有6家銀行依照高資產客戶的需求,自行發行多檔外幣計價之金融債券連結衍生性金融商品或結構型債券,連結標的從以往的利率型及匯率型拓展至股權型;另外,亦已有2家銀行之海外分行為高資產客戶量身訂做發行多檔境外結構型商品,供高資產客戶納入資產配置組合。

在人才培育方面,銀行業者除聘用具有私人銀行經驗的專業人才之外,金融從業人員亦踴躍參與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及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合作制定的專業能力認證機制,取得專業能力認證合格證書。另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亦強化國際合作,引進最新課程與實務講座,以培育更多專業人才。

童政彰表示,開放銀行辦理高資產客戶財富管理業務,除擴大我國財富管理業務規模,提升我國銀行的國際競爭力之外,亦期許銀行能秉持永續的精神及良好的誠信文化持續辦理本業務。鑒於高資產客戶於資產配置上期待符合永續之價值意涵,銀行於財富管理的商品發展及選擇上亦應與永續連結。此外,誠信的文化為經營財富管理業務最重要的基礎,唯有建立誠信的文化才能維繫客戶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同時促進業務永續經營發展。

童政彰表示,全球金融環境變動,影響資金流向與資產配置,臺灣近幾年累積的專業人才、經由管理財富的能力技術與新商品設計能力的提升及法規的鬆綁,銀行提供之財富管理商品已大幅滿足國人財富管理需求,所以AUM得以持續成長。金管會將持續研議進行法規調適,透過商品及程序的鬆綁,提升金融機構服務能力,擴大金融商品及服務的廣度及深度,營造讓資金願意來臺、留臺的環境,促進產業正向發展。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住一樓不想付電梯錢!她為6萬元被管委會告 1理由輸了
n7交車發威!裕隆4月營收77.2億元 上市車廠唯一雙增
存摺刷起來! 就是明天 4萬元將入帳 勞保局10多項補助金額日期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