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喊卡!數位身分證為何爭議未了?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游可欣/台北報導

數位晶片身分證(eID)預計在明年(2021年)7月將全面換發,原本將在新竹市先行試辦,但日前(25日)政策卻急轉彎,新竹市政府宣布暫緩試辦,打亂內政部原有的規劃與節奏,不過,對於數位身分證,各界仍保有各種疑慮,行政院也要求內政部針對新竹市宣布暫緩試辦並研擬因應方案。

內政部長徐國勇26日受訪表示,「會再溝通,在大家沒有疑慮後再來處理。」;行政院長蘇貞昌則強調,「有些人對資安有疑慮,他已責成內政部好好溝通、說明,不要貿然推動。」

何謂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

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是提供人別辨識(身分識別)介接運用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的鑰匙,而非儲存個人資料的資料庫,內政部規劃數位身分證,將仿照愛沙尼亞的X-Road系統,打造跨政府、機關的資料通道網路「T-Road」,搭配數位身分證「一卡走遍遍」,為民眾提供一站式平台的完整服務。

台灣數位身分證推動始末

2015年,台灣開始投入數位晶片身分證(eID)的相關研究,並在2017年完成草案,2020年公布換證計畫,預計用4年時間,逐步達成全面換證率的目標,台灣借鏡愛沙尼亞和新加坡推動情形,規劃及發行數位晶片身分證(eID)。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規劃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已有128個國家使用晶片身分證,2018年行政院拍板決定2020年正式上路,不過,數位晶片身分證(eID)從外部設計到資訊揭露,歷經不少爭議,像是資安疑慮、外觀是否要有國旗、是否應載明婚姻狀態等議題。

數位晶片身分證(eID)從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為規劃及建置階段,預計在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完成全面換發(下圖一),並訂在2022年9月30日完成14歲以上人口換證作業,2023年3月31日完成未滿14歲人口換證作業。

不過,在今年(2020年)4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內政部無法從國外取得高防偽的PC晶片和進口相關設備,因此宣布延後發行,無法在原定10月上路。

內政部原計畫在明年7月全面換發數位晶片身分證(eID),並宣布明年1月起在澎湖縣、新竹市和新北市小規模試辦換發,但最後也因爭論不小,從原本規劃的3個縣市縮小為僅列入新竹市政府在明年初試辦,如今新竹市政府卻在12月25日提出有意暫緩,明年7月全面換發的時程勢必會再延後。

數位身分證爭議 層層轉包成國安破口?

政府從宣布推動數位晶片身分證(eID)以來,引發各界不少意見,就連執政黨立委也多次提出質疑,民進黨立委認為,不應急著上路,除了資安、個資外洩,更有可能受到中國大陸的威脅。

今年(2020年)11月,中央研究院更提出「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並直指,「晶片身分證」欠缺整體資訊安全性,中研院認為,內政部對於晶片讀卡機未有安全管理規劃機制,也未針對身分證當事人隱私保護有進一步的管理,令人憂心。

中研院指出,「晶片製造」過程存在金鑰外洩風險,另外,中國有可能也會利用機會滲透台灣;中研院的報告書提到,中華電信得標新一代國民身分證系統,而中華電信轉投資一家叫做「資拓宏宇」的公司,而該公司的副總經理同時擔任子公司「榮利」的董事長。

中研院表示,「榮利」這家公司,承接多家中國銀行系統工程,這也顯示,將數位戶籍資料交給中華電信或相關公司處理,可能發生層層轉包的情形,造成國安破口。

民進黨立委范雲、劉世芳、何欣純、洪申翰曾在日前舉辦記者會呼籲,暫緩換發數位身分證,政府應完備設立專責機構、制定專章或專法等配套措施,把資安風險降到最低。

圖片來源:翻拍自內政部、pxfuel、freepik、TDC NEWS製作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數位身分證上路前 資安、換領費引關注
數位身分證爭議大 朝野立委聯合凍結預算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