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營區公所邀藝月園歌劇團至日照中心義演 找回老一輩人的野台戲文化記憶

下營區公所與下營上帝廟邀藝月園歌劇團至日照中心義演,透過音樂、歌詞等刺激找回老一輩人的野台戲文化記憶。(記者李嘉祥攝)
下營區公所與下營上帝廟邀藝月園歌劇團至日照中心義演,透過音樂、歌詞等刺激找回老一輩人的野台戲文化記憶。(記者李嘉祥攝)

▲下營區公所與下營上帝廟邀藝月園歌劇團至日照中心義演,透過音樂、歌詞等刺激找回老一輩人的野台戲文化記憶。(記者李嘉祥攝)

野臺戲是早期農村農忙後的休閒娛樂之一,在臺灣傳統戲曲中佔有一席之地;為找回老一輩人的野台戲文化記憶,臺南市下營區公所與下營上帝廟邀請「藝月園歌劇團」28日上午10時於柳營奇美醫院下營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長照A級服務單位)附設日間照護中心義演,將演出「一門三進士」戲碼,融合傳統與創新的表演手法,呈現傳統戲曲魅力新風貌,期望能讓日間照護中心長者能重拾昔日溫馨回憶。

「藝月園歌劇團」於民國86年正式成軍,由創辦人吳水月女士擔任負責人,曾栽培陳亞蘭等多名演員,現傳承至第二代團長黃緗瑋,外聘現任於明華園黃字戲劇團的李景華為行政顧問,團員包括陳書玉、陳怡君、洪惠英、黃曉勤等十餘位,平均年齡在25-35歲間,為台灣歌仔戲注入新血。團長黃緗瑋19歲時專攻於前場角色,30歲便已挑打鼓佬一職,允文允武,頗有大將之風;當家小生陳書玉扮相俊美,允生允旦,功底札實,是位全才演員,並協助劇團編排戲劇、走位、指導劇團演員身段。

下營區長李宗翰表示,「藝月園」一向活動於民間節慶廟會與建醮慶典,也曾應大專學院邀請至學校內演出與師長學生達成民間藝術交流,成軍時間雖短,演員年紀雖輕,但累積歌仔戲前輩經驗,將家族事業變成每個人的興趣,培養成專長,在劇團中分工合作,各司其職,足有能力接受挑戰,創出佳績。

李宗翰也感謝「藝月園歌劇團」受邀至下營長照日間照護中心義演,載歌載舞的劇團演員帶領長者入戲,完美的藝術演出營造臨場感,讓長輩及觀眾看完還捨不得離開現場。

下營上帝廟主委姜金利指出,一部好戲能讓人感受到有意義的傳奇背後,當下就彷彿走進不同的時代臨場感,「藝月園歌劇團」專業演員帶出各意象,有溫馨的滋味,也有歡笑的淚水,也有逗趣的劇情,展現傳統文化藝術戲曲精妙。

柳營奇美醫院護理部長蕭素秋及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個案管理師林幸潔表示,下營長照A級單位日間照護中心目前有32員院生,其中有16員為失智長者,期藉由「藝月園歌劇團」戲劇演出及現場互動,以音樂、歌詞解說為媒介提供正向刺激,延緩疾病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