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是因核心肌群不夠力? 10大「下背痛迷思」醫師來破解
下背痛是國人常見困擾,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因下背痛就醫的人數僅次於感冒,約8成民眾一生至少有一次下背痛經驗。不過,大多數民眾卻不夠了解下背痛,舊有或錯誤的觀念也可能影響治療和預後,《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日前就發表一篇破解下背痛迷思的文章,澄清10大民眾容易誤解或舊有的下背痛觀念。
「民眾普遍對於背痛的迷思,也是造成背痛不容易痊癒、病患數量這麼多的原因之一,」曾因此困擾,長期關注下背痛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就指出,「這些新觀念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會很驚訝,認為『這些觀念和我知道的都不一樣』,甚至沒辦法接受,但我很認同下述提到這10點觀念,覺得十分精闢。」
迷思1:下背痛是嚴重的疾病
其實下背痛大多不是嚴重、會威脅生命的狀況。但還是得先經醫師評估,排除高危險的可能性,僅有極少數的下背痛是嚴重疾病的表現,王思恒分享,「曾遇到病人因為攝護腺癌轉移,造成下背痛,但這樣的情況相當少見。」
迷思2:下背痛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變更嚴重
並不是年紀愈大愈容易背痛,下背痛患者年齡大多集中在30~40歲及80歲以上,且下背痛不會因為年齡增長加劇,反而大多數症狀都會改善,不會惡化。
王思恒認為下背痛就像感冒,不一定要看醫生,但看醫生能先排除嚴重的可能性,且吃藥治療緩解症狀,「有很多民眾認為有骨刺、脊椎退化、年紀增長就會造成下背痛,但其實是錯誤觀念,從比例上來看數量差不多,且下背痛症狀大多會隨時間改善,治療是為緩解疼痛,即使沒有治療,下背痛也會自行痊癒。」
年齡不應該是焦點,身體使用的方式才值得關注,郵政醫院疼痛科醫師楊琢琪認為,下背痛患者應該要改變過去僵化的習慣、調整動作模式,如果什麼改變都不做,症狀仍有可能持續,甚至隨時間惡化。
迷思3:持續下背痛都是因為組織傷害
100個下背痛患者中,約有85個是非特異性下背痛,代表找不到明確結構原因,也是最常見的類型。長期下背痛不見得和組織傷害有關,反而可能和生活習慣、負面想法、消極態度有關係。「有時候下背痛患者的X光甚至比一般人還要漂亮,因此不必執著於影像上的結構,」楊琢琪指出。
王思恒解釋,民眾普遍認為下背痛就是要開刀、年紀愈大愈嚴重等,因此也產生下背痛難治療的心態,而這樣的心理會影響生理症狀,導致下背痛難以痊癒甚至加劇。
迷思4:下背痛的原因一定要靠影像檢查判斷
錯,影像不代表一切,楊琢琪表示,要釐清下背痛原因,仍需要詳細的身體檢查,影像檢查只是輔助,且影像有異常不代表會造成疼痛。
影像檢查對於下背痛的預後和恢復大多沒有幫助,甚至可能因為心理因素,讓預後和恢復狀況變得更糟。國外的下背痛治療指引也建議,若沒有明確懷疑,不須做影像檢查,甚至有研究發現,有做影像檢查的患者下背痛較不容易痊癒。
王思恒解釋,大部分下背痛患者找不到明確原因,因此影像檢查不是絕對必要,不但能減少花費,也降低接觸輻射頻率,且沒有人的脊椎是完美的,多少會有一點骨刺、兩邊不對稱,這些小瑕疵反而可能造成病患焦慮。
迷思5:運動、活動時出現疼痛,代表脊椎受傷,需停止或改變所做的運動
過去觀念如此,但近年有學者發現,慢性下背痛患者在運動時感到疼痛,比沒有感到疼痛的患者恢復得更好。
「這是一個滿新的概念,運動時感到疼痛,其實不一定表示你做錯了,」王思恒解釋,疼痛不只是東西壞掉而已,可能因心理因素,或是大腦對疼痛的調節出了狀況,因此運動時感到疼痛,不一定代表受傷,反而有研究指出,運動時感到疼痛,其實不需要過度擔心,甚至能幫助下背痛恢復得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代表運動時疼痛完全沒問題,但若是慢性非特異性下背痛患者,在進行適當運動復健時,感到些許疼痛是可以接受的,「以疼痛值滿分是十分,大約三分左右的疼痛不須太過擔心,但若是劇烈疼痛就該就醫,尋求專業協助,」王思恒說。
「疼痛不代表脊椎受傷,但確實表示需要做出調整,」楊琢琪則表示,若是運動、活動時出現疼痛,還是需要進行動作調整與學習,或是提升身體的基礎能力,來幫助患者完成活動,但不代表應該完全停止運動或活動。民眾若是運動時突發疼痛,可先暫停並觀察後續狀況,若持續疼痛應先就醫,排除結構上的問題後,再進行動作教育或運動復健。
(圖片來源:pixabay)
迷思6:不良坐姿、站姿和搬重物的錯誤姿勢會引起下背痛
不良姿勢和下背痛到底有沒有明確關係?王思恒表示,目前大部分研究發現,應該沒有,只有少部分研究認為有些許關聯。
過去認為是骨盆前傾、駝背等不良姿勢造成下背痛,「但有學者發現脊椎側彎患者下背痛的比例,和一般人無異,也打破了不良姿勢和下背痛之間的關聯,」王思恒指出,若是沒有反覆機械性操作,不良姿勢不一定會導致下背痛。
楊琢琪則認為,姿勢是否「標準」與會不會背痛無關,倒是坐太久、動得少才和背痛相關。因此不需糾結於維持完美姿勢,反而建議民眾多活動,不要長期時間維持某個姿勢不動。
迷思7:下背痛是因核心肌群不夠力,只要有強壯核心肌群就能預防下背痛
錯,過去認為,背痛就是因為核心肌群無力,所以要訓練核心,但其實這個觀念近年不斷被挑戰,有學者發現,下背痛患者的核心力量不見得會比一般人差。王思恒表示,目前的觀念是,背痛和核心肌群無力沒有關聯,虛弱、失能的核心肌群不會導致下背痛,雖然核心訓練能治療下背痛沒錯,但它的效果沒有比其他運動好。
民眾不應過度執著核心訓練,而忽略了其他面向,楊琢琪表示,脊椎的活動是3D的面向,不應過度訓練、只偏重某些肌群,而應該要均衡發展,「加強核心可能是復健計畫其中一部分,但並不是唯一。」
迷思8:讓脊椎反覆負重會造成磨損和組織受傷
事實上,長期的脊椎負重大多是安全的,且對於強化肌群有幫助。
王思恒解釋,身體組織不是死的,可依外在需求、壓力改變,像常搬重物的人背肌特別強健,所以若有長期訓練、循序漸進負重,並不容易因此受傷,大多數人會受傷,多是因為身體還不習慣,冒然讓脊椎承受巨大重量,增加受傷風險。
即使是非特異性下背痛患者,也能透過循序漸進的重量訓練,幫助身體恢復、改善下背痛。
迷思9:下背痛反覆發作都是因為組織受傷
反覆的下背痛通常和活動、壓力或情緒的變化更相關,不一定是因為組織受傷。
症狀會受心理因素影響、抱持著消極心態,或是將下背痛視為大災難的患者,很容易導致疼痛持續、難以痊癒。
迷思10:下背痛用藥物、注射和手術等治療是有效、必要的
「以治療來說,應該是侵入性愈小的愈優先,且儘量選可逆的療法,」楊琢琪以韓國、美國為例,脊椎開刀的保險給付審查嚴格,低侵入性治療無效後,才給付手術,藉此保護那些其實不需手術的病人。
過去多是依賴被動治療,現在會希望病患主動改變;有不少民眾會質疑,吃藥吃很久,為什麼背痛不會好?楊琢琪解釋,若是病患僅被動接受治療,沒有改變生活與動作習慣,問題的根源依舊不會解決。藥物、儀器復健、注射治療僅扮演過渡期的角色,在病患學習主動改變、調整動作模式期間進行輔助、緩解疼痛,而不是要讓患者一直處在被動治療的過渡期狀態中。
也就是說,當患者開始接受被動治療的同時,也應同步尋求專業人士幫忙引導動作學習等主動作為,這才是完整的改善計劃。
王思恒則認為,過去的觀念是「背痛是機械性的問題」,即使到目前,主流觀念還是認為下背痛是一個「力學」問題,是因為拉傷、關節退化、姿勢不良等原因造成,但近年不斷有研究發現,心理因素也會影響下背痛,就像是憂鬱、焦慮、災難化的負面想法、因為害怕傷害脊椎或害怕疼痛而避免特定身體活動等,都會影響復原。
「其實下背痛患者可以維持原本的生活,只要有正確認知,而且持續活動,大部分的人可能在3個月內就會改善、痊癒,」王思恒指出。如今認為下背痛治療應該先改變民眾的心態、想法,因此打針、手術、鴉片類藥物治療不會被當作治療的優先選擇,而是應該先進行教育、引導患者進行適度運動、訓練等改善下背痛症狀。
延伸閱讀:
預防腰痛,脖子是重點!3個動作...一天一次、每次7秒 可鍛鍊頸部肌肉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