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走向現代化番外篇】喜劇片《不丹沒有槍》卻惹哭同胞 大家生日都是1月1日解密

《不丹沒有槍》以諷刺手法呈現不丹民主化過程中的人民處境。(海鵬影業提供)
《不丹沒有槍》以諷刺手法呈現不丹民主化過程中的人民處境。(海鵬影業提供)

「當我們按照世人的期望去追求某些東西時,過程中也失去了我們擁有的。」電影《不丹沒有槍》的導演巴沃表示,正因如此,不少當地人看了片子之後都激動地哭了。

巴沃表示,很多不丹人看了他執導的上一部電影《不丹是教室》,熱淚盈眶,這點他可以理解,因為故事很感人。然而《不丹沒有槍》是一部諷刺喜劇片,理論上不會激發觀眾的情感。沒想到在當地放映後,很多人都哭了。製片賴梵耘補充:「不丹人看了之後覺得很感慨,也很感動。首相看了都哭了,皇后看了也哽咽。」

巴沃起先覺得很奇怪,後來領悟到,或許當地人對片中描述的情節很有感,覺得他們在追求民主和現代化的過程中,也失去了一些純真。

不丹王后吉增佩瑪(左四)看了《不丹沒有槍》之後感動落淚,導演巴沃邱寧多傑(右四)和飾演年輕喇嘛的歌手坦丁旺契克(右2)也出席首映會。(海鵬影業提供)
不丹王后吉增佩瑪(左四)看了《不丹沒有槍》之後感動落淚,導演巴沃邱寧多傑(右四)和飾演年輕喇嘛的歌手坦丁旺契克(右2)也出席首映會。(海鵬影業提供)

有些人認為,巴沃電影中描述的事情「不可思議」,但他強調,很多情節都是他從現實生活中找靈感。比方片中有一個橋段,是選委會要製作投票名冊,便把村民召集到特定地點,要大家報姓名和出生年月日,結果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幾號。

巴沃說明:「在不丹,生日真的不重要,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所以我的很多臉書朋友的生日都是1月1日。」賴梵耘也附和:「因為他很多朋友不知道生日,是在辦護照時才隨便挑了1月1日。」

好萊塢的編劇常自詡為說故事的人(storyteller),巴沃也認為自己不是電影工作者,而是一個講故事的人。然而,不丹的語言中沒有故事一詞,他說:「這不代表不丹沒有文化,相反地,說故事對不丹人非常重要。」

只不過,不丹人不會說:「我跟你講一個故事。」而是說:「請你幫我解開一個結。」他認為,說故事這件事對不丹人來說,是涵蓋了一種解放的感受。也因此,他希望藉由拍攝《不丹沒有槍》這部片,去解開與純真有關的結。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不丹走向現代化番外篇】有人建議報名奧斯卡他連說3次NO 不丹導演巴沃解釋了
【不丹走向現代化番外篇】常引進國際重要影展得獎作 他曝挑片標準:有件事比賺錢重要
【不丹走向現代化番外篇】搖滾樂手變身喇嘛氣場強 老住持靈魂太自由拍片不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