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台灣企業主的「十年磨一劍」,他23歲,在迦納擔任知名企業經理
作者:何則文/香蕉夢想家
西非迦納滾燙的大地上,在行駛於顛簸路段的車內,一個年輕的華人青年,穿著襯衫、手裡拿著公事包,有如大學生般稚氣的亞洲面孔,在這個遙遠異國顯得有點突兀。
他是來自台灣的張海德,目前於國際知名企業傳音,擔任銷售經理(Sales Manager)。今年才 23 歲的他,已經擁有一個 15 人的團隊,並主管加納南方兩省(Western & Central Region)業務。
從社運青年出發,思考企業變革的可能
2009 年,國中剛畢業的張海德,因為父親從事律師工作,有機會接觸到與司法議題相關的 NGO,並進入其中擔任實習生。
過程中,他了解到許多的社會議題,進而開始參與、關注,從「白海豚會轉彎」的國光石化案到雲林六輕議題,開啟他的環保社運人生。
在這樣的環境下,10 幾歲的張海德就開始跟社運結下不解之緣,協助許多相關議題的募款及志工活動。然而,高中時的他,卻沒有選擇跟父親一樣的「法律」,或者自己關注的「社會工作」作為科系目標。
他心裡想,許多企業都能成為對社會有巨大影響力的怪獸,如果這些企業都能了解這些道德問題,並不必然與企業利益衝突,恐怕就不會產生這麼多社會問題了。因此,他將企業管理,擺在自己心中第一位,期待有一天能在企業內部,透過創業或者成為有決策影響力的高層,在內部進行改革,讓企業在獲利的同時,仍堅守社會責任。
大學暑假,赴日學習 CSR
2012 年 7 月,日商愛普生(Epson)籌畫的「綠領精英培訓計畫」,在台灣廣泛的招募各領域學子。獲選的菁英將赴日接受愛普生的企業社會責任培訓。當年剛得到中山大學企管系錄取通知書的張海德,成為了該計畫最年輕的團員。
「18 歲的張海德剛考上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已迫不及待想創業。他為自己印製了名片,名片上的職稱竟然是『改變供應商』。張海德解釋,他最希望改變的是目前主流商業模式,因為他相信環境和企業是可以並行發展的。張海德對環境的關懷始於高中時代,參與了國內某個環團發起的白海豚環境信託。」(註一)
這段文字,就是當年《遠見》雜誌採訪張海德時,高中剛畢業的他,為自己人生志業所喊出的宣言。年紀輕輕的他,就因為社會運動的實踐,確立了生涯的目標,並且在往後的日子堅定不移的在這條路上前進。
兩次創業,兩次失敗
大一下的張海德,開始了第一次的創業。當時的群眾募資發展得十分蓬勃,張海德注意到這個趨勢,思考著怎樣透過新的商業模式,讓 NGO 能有更多的資源,透過公平正義的手段分配。
他跟幾位台大的朋友,腦中冒出了一個物資捐贈平台。他認為當時,許多的 NGO 其實不是需要錢,只是需要一般人家中一些沒妥善利用的物資,為此,他想要創辦一個平台來媒合,讓物盡其流,所有資源都妥善的被利用。
然而,這樣的想法最終卻沒能開花結果,經歷一年餘的實驗,第一次的創業無疾而終。儘管如此,張海德卻不放棄。第二次,他回歸自己最關注的農業與環境議題,在屏東的偏遠部落,萌發了一個嶄新的商業模式。
張海德認為,如果能讓偏遠部落的文化跟農業資源的易達性提高,就能幫助部落發展。因此他向部落居民提案,想為部落設計一個深度旅遊的行程,讓觀光客可以深入部落,了解原住民文化、體驗當地農業特色等,在文化與農業上取得雙贏。
不幸的是,就在中英日文網站架好,開始跟海外的機構洽談合作時,長期在部落的志工卻認為這個構想,會將部落文化商業化,反而破壞了部落的主體性,而悍然抵制。這讓當時大四的張海德,又一次創業失敗。
看透「十年磨一劍」的謊言,萌生離開台灣的念頭
兩次創業的失敗,讓張海德開始思考台灣對於年輕人新創的土壤,是不是不夠滋潤。在幾次的社會觀察下,發現當今台灣大環境也對年輕人不友善,企業主嫌年輕人不夠努力,卻沒能給台灣青年一個好的發展空間,因而萌生的離開台灣的念頭。
「台灣企業基本上只會叫年輕人忍耐,要你十年磨一劍,但過了十年,要是沒磨成,你人生怎麼辦?這反而是代表台商不願意給年輕人機會。連基本的薪資福利都不能給到位,卻把這樣的不公平情況,當成一個給年輕人磨練的『機會』。但如果一個年輕人連生活都過不好,有可能為企業衝鋒陷陣去打拼嗎?」張海德這樣說。
看清現實的張海德,因大學期間就開始積極準備自已,除了努力加強英語能力外,同時也開始自學日語,達到能跟日本人在日常與商務上溝通的程度。從事環境與農業相關工作的目標,讓學生時期的張海德一直在積極佈局未來。
一張單程機票,開啟日本求職之旅
畢業後,由於患有妥瑞氏症,張海德得以免役,直接踏入職涯。他選擇買一張單程機票,帶著九萬日幣就搭上飛機,前往日本,跟著日本的應屆畢業生一起參加企業說明會。
「一般台灣人在日本就職,大都是原本就在日本留學,或者是一些日商來台灣開的海外招募會,像我這樣一張機票就過去的,真的很少。」
求職過程中,他甚至有在歌舞伎町,與似乎來自外國的黑道交手,卻遭到搶劫的經歷。「那時候就有一個操著外國口音的人,跑來纏著我搭話,說要跟我借錢怎樣,當我想拿點錢打發他走時,他卻搶走我的錢包,拔腿就跑,最後損失三萬日圓,也就是當時預算的三分之一。」在以好治安聞名的日本遇到搶劫,也讓這場海外求職行多了難以忘懷的插曲。
就像個日本應屆生一樣,章海德到處參加企業說明會、面試等就職活動,讓許多日本主管對這個沒有海外留學過,卻隻身到日本發展的台灣青年,留下深刻印象。最後,張海德也獲得數個日本的工作機會。
然而,這些機會主要都是電子製造業,「或許這是日本人對台灣的刻板印象,」張海德說。沒有成功找到有關農業環境的工作,讓張海德開始思考:這些千辛萬苦得到的機會,是不是自己要的。
為了圓夢,隻身前往迦納
當時以連接人才為志業的知名網路部落客──「Meta 許維真」主動詢問張海德,有沒有興趣到一家位於西非迦納的年輕台灣貿易公司工作。知道這家公司也涉足農產相關領域時,張海德選擇放棄日本的機會,來到了數千公里外,人生地不熟的非洲。
問到有沒有什麼適應不良時,張海德卻神色自然地說:「其實不要預設立場,就不會有因為期待而受到傷害。我在來之前就有做好功課,網路上都有很多資源,問過從事相關工作的人,我大概了解過情況,也不會先用自己的眼光去假設會怎樣,所以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適應。」
在這家台資企業,仍是職場新鮮人的張海德,卻要管理許多當地員工,讓他成長快速。工作的同時,他也積極地參與當地的外國人社群,認識了來自歐美、日韓、中東乃至印度的各國工作者。
就這樣,他遇見了中國知名海外手機品牌「傳音」的主管,幾次接觸後,對方十分賞識張海德,邀請他加入傳音底下的手機品牌 itel。張海德答應邀請的主因,是想透過國際企業的歷練,在內部實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想,也讓未來農業的志業能更順利的推動。
職場經歷不到一年的他,成為了手機品牌的銷售經理,根據績效,領著超過台灣職場新鮮人平均水準 2 到 5 倍的薪水。
深耕當地,放眼世界
年紀輕輕就成為手機品牌銷售主管的張海德,開始了他嶄新的冒險,首要任務就是與代理商、經銷商打好關係,並且為客戶服務,量身訂做行銷方案,幫助產品在通路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如今在迦納,甚至全非洲,itel 已經是傳音體系出貨量第一的手機品牌。
平時˙,除了工作外,張海德也積極的經營自己的生活,他說:「工作以外的生活才是決定外派能不能撐下去的重要因素,我會建議大家一定要結交當地朋友,不要只混在華人圈,融入當地才能讓身心真正適應當地。」
下班以後,張海德仍繼續閱讀各領域的書籍,同時也開始學習法語。假日的時候,則是與來自各國的友人,一起從事休閒運動或者開派對。透過這些朋友,讓他對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實迦納就像一個聯合國,有『非洲門戶』之稱,各國在這裡都有積極的佈局。從德國到法國、從公部門到私部門、從大公司到個體戶,你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學到很多東西,但是重點是,要願意走出去認識。」開放的心態,甚至讓他在迦納與當地日本大使館的員工成為網球夥伴。
認識文化差異,是海外工作的必修課
迦納是一個人口 2,300 萬的西非經濟強國,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至今仍是黃金主要出口國,其他的出口產品包括可可、木材、電力、鑽石、礬土和錳──是該國主要外匯來源。近十年來,更有輕質油田在該國被發現,卻有六成的人民是農民──說起迦納這個國家,讓張海德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這件事。
「這是個非常極端的國家,可能在路上看到你是華人,路人就對你痛罵,種族歧視毫無掩飾。甚至許多計程車,把亞洲人也當成白人,覺得你就是有錢要海削一頓,每台計程車看到白皮膚的,都覺得很有錢、是客人,都會對著你長按喇叭,希望你去搭乘,一開始真的很惱人。
但是這裡的休閒娛樂發達,許多黎巴嫩移民建設了娛樂設施,夜生活也很多采多姿。許多受過教育的迦納人,對外國人很友好,願意帶我到各地遊覽,所以總體說來,就是個很極端的地方。」
最大的文化差異,張海德說,沒有時間觀念,是一開始最難適應的:「迦納人真的沒有時間觀念,他可以遲到幾個小時,也毫不在意,甚至延宕個幾周,乃至於直接放你鴿子,我來這只有遇過一次準時的。」了解文化差異,就是海外職涯中最重要的第一堂課。
給年輕學子的建議:及早準備好自己
最後,張海德給了有意願前往海外的台灣青年以下建議:
首先,必須要學好語言能力。許多有意願前往海外的青年,儘管一身本領,卻在第一關語言上給自己設下障礙,事倍功半,最後讓自己發展的可能性縮小。張海德建議基本的英語能力一定要有,至少達到能夠商務溝通的等級,才有外派的資格,第二外語也建議在大學時期培養。
其二,做好行前功課。雖然張海德自己以一張單程機票,就前往日本求職,但這背後其實有充足的準備。他在大學時就已經大量接觸日本的文化和企業,且努力自修日文,在前往日本前,更事先查好日本就職活動的流程,並鎖定企業的應聘模式。只有做好準備,才能抓準機會。
其三,工作內容,必須有興趣。對於接下來要走的路,如果本身沒有一些興趣,一定不會走得有效率,每天的壓力就會特別的大,久了,很容易會有一種「我到底在幹嘛」的感覺。因此工作內容,一定要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志業,而不是只著眼於高薪,才能做得長久。
最後,跨文化適應能力──這是張海德認為比專業能力更重要的素質。他在迦納看到許多缺乏休閒娛樂,外派日常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華人幹部,最後因為龐大的壓力與孤寂感而自殺。
因此,徹底了解自己的文化定位、不預設立場去看派駐國,用心了解在地文化,並真正融入當地、用高 EQ 處理文化衝突,是他認為走向海外最核心的關鍵。
今日,走向海外,已經成為許多台灣年輕人思考的人生課題。然而,如何讓跨出台灣成為自己的人生選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累積與準備。高中就確立志向,在大學積極培養專業能力,裝備自己的張海德,就是這個世代「大膽走出去」的年輕人的絕佳寫照。
人才出走不會是台灣的一個危機,反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將能使台灣產業置之死地而後生,當慣老闆無法在國內找到頂尖人才,或許他們才會從根本反省改進,為台灣帶來改變。同時,未來這些具備了國際經驗的海外台灣青年成長到某個高度後,也會成為台灣前途重要的推手,建構台灣值得期待的未來。
註一:呂愛麗,〈9名台灣青年 跨國學習企業社會責任〉,《遠見》第316期,2012.10。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大膽走出去──不相信台灣企業主的「十年磨一劍」,他23歲,在迦納擔任知名企業經理》,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台灣不是世界中心,年輕人的舞台應該橫跨世界」──一無所有的我,在非洲發覺人生意想不到的驚喜
別因台灣的環境,小看了你自己──25歲這年,我在新加坡外商月領 90k+ 新台幣
關於作者:
何則文先生是很低調的人,是個做事實在,踏實肯拚,能靠顏質卻偏偏靠才華的優秀 90 後。他大學是讀歷史的,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後來轉行跑去念國際行銷。畢業以後順利進入某知名巨型國際企業派駐海外,在長官知遇之恩賞識提拔下,一年多後拔擢至領導職,搞 HR 相關事務,帶領一個小團隊(真 der hen 棒),曾待過西貢、河內、深圳、北京等城市,在各處移動,也不知道明天可能被叫去哪,調去印度非洲也有可能。
何先生的涉略很廣,談論主題從人文史地、國際政經、青年職涯到親子教育甚至打電動,無一不談,大家都說何先生外表俊俏看似青春大學生,內心卻是過於常人的知名幽默大師。他返台常常受邀到各大院校與機構分享,但不知道為什麼,明明講很嚴肅的話題,卻能讓台下的人哈哈大笑。聽說他的文章可以在各大媒體看到,好像也出過書的樣子,而他本人深愛換日線,留意換日線在臉書的 PO 文,或許能捕獲野生何先生。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