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升級警戒、檢疫時間望縮短 政府態度微妙改變 台灣邁開與病毒共存第一步

本土確診再創新高,但指揮中心不但沒有緊縮防疫、反而拋出不升級防疫、考慮縮短檢疫天數的訊息,並提出與病毒共存的主張,以「追求低風險和正常生活」。一連串的訊息,暗指台灣將啟動脫離清零策略、與病毒共存。

指揮中心17日公布本土新增確診,共有17名新案,創下連日新高,其中14人是西堤群聚案,本土疫情持續擴大中。但即便如此,指揮中心依舊透露3個防疫動向,都浮現寬鬆趨勢,讓外界嗅到台灣與病毒共存的契機。18日,陳時中更明確點出:「大家要有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

防疫追求「低風險」,暫不加強警戒

本土確診者中,除持續擴大的桃園西堤牛排群聚案,也新增一名亞東醫院的護理師(案17967)染疫,且該案並不負責確診者的病房,傳染源至今不明。然而,相比過去類似情形,指揮中心卻沒有加強警戒的決策。

潘建志醫師在臉書上分享,Our World in Data網站計算各國的防疫警戒分數,台灣約20分,相比德國84分、美國56分、荷蘭65分,幾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陳時中說,警戒分數低,與封城指數強度有關,而台灣目前仍能正常生活,「是一塊福地,在全世界控制裡數一數二」,維護這個狀態是台灣努力的目標。

這是否代表,台灣要開始學習與病毒共存?陳時中日前曾說:「社區不會零風險,但要盡量低風險。」他今延續此基調說,Omicron傳染力驚人,相關因應措施還是要做,但也不能「把自己完全包起來、跟社會完全不接觸。」

陳時中特別強調,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盡量有風險來沒關係」,重點是國人需要正常的生活,應該在相對正常生活之下,「追求低風險、希望社會能正常地運作。」

檢疫日期再縮短?陳時中鬆口:未來有可能

有媒體引述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的建議說,目前疫情正多管道擴散,傳播鏈很難具體釐清,應把匡列對象由「人」改為「地區」,針對有足跡場所劃出1~2公里進行匡列,並加強採檢與清消。對此,陳時中回應,目前針對匡列的措施改變,是考慮未來縮短檢疫時間。

國內外專家都已觀察到,Omicron病毒的潛伏期,比其他病毒更短。多數情況下,感染Omicron後3天,就會開始出現症狀,與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14天傳染期相比對,症狀出現跟具傳染力,幾乎同時發生。專家說,這與病毒的演化原理一致:高度傳染力的病毒,通常會以最快速度發威、以感染更多人。

指揮官陳時中鬆口說,由於Omicron目前看來潛伏期短,會請專家、國衛院一同討論,「未來如果可以,將朝向把檢疫日期縮短來走。」

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去年底宣布,將確診隔離天數從10天縮短成5天。確診者只要隔離5天內沒有出現症狀,就可以戴著口罩趴趴走。之所以修改隔離規定,也是因為潛伏期短,CDC引述科學研究說,Omicron症狀出現前1~2天、到症狀出現後2~3天,是病毒傳染發威的時期。

確診者輕症分流 年齡再往上放寬

另一項微幅變動,是日前公布的「落地採陽輕症分流」政策。指揮中心表示,1月18日起,分流年齡會再往上放寬,原規定20~39歲,現上修到49歲。條件是「經現場評估無急性症狀者」,優先送往加強版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不送醫院。

羅一鈞說,政策放寬主因,是考量到醫療量能沒有吃緊,而40多歲的人生活多可自理、也較無慢性疾病。綜合以上,指揮中心研判症狀加劇的風險偏低,因此擴大輕症分流的年齡層,是為寬鬆防疫的另一個跡象。

延伸閱讀:

第三劑疫苗怎麼選?莫德納、BNT副作用+保護力一表看懂

新冠肺炎症狀比較表》Delta、Omicron症狀跟感冒怎麼分?

終結疫情「群體免疫」還有用嗎? 公衛學者:先改變對疫情的期待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