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媽媽!近1/5新手爸爸也會有「產後憂鬱」 三大因素成引爆點

不只媽媽!近1/5新手爸爸也會有「產後憂鬱」 三大因素成引爆點 227
不只媽媽!近1/5新手爸爸也會有「產後憂鬱」 三大因素成引爆點 22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父親節快到了,第一次當爸爸,旁人也要多關心!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根據一項由瑞典隆德大學發布的研究顯示,不光是女性有產後憂鬱,將近五分之一的新手爸爸也會有憂鬱症狀。而另一份國外也發現,初為人父的男性在轉變成父親角色的期間,心理健康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三大因素。

董氏基金會今(31)日引用發表於《JBI EVIDENCE SYNTHESIS》期刊的一項回顧研究提醒,伴侶的支持以及父親身份的準備,有助於新手父親在過渡期獲得更好的經驗與調適以及更佳的心理健康。

該項研究是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護理和助產學院進行分析,以351位新手父親為對象,追蹤從懷孕開始到寶寶出生一年內,轉變成父親的過程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經驗與需求。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初為人父者在角色過渡期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三個主要因素為:父親身份認同的形成、父親角色的競爭與挑戰,以及與此身份相關的負面情緒和恐懼。

葉雅馨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男性會產生壓力與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都源自於對「未知」、「父親角色」資訊的不夠了解與擔憂,建議男性朋友在伴侶懷孕時就共同學習「父親角色」的知識,像是上網查閱或請教有經驗的人、一起上媽媽教室,主動詢問伴侶的需求,多一些了解,就能減少初為人父的不安與恐懼。

研究也顯示,男性適應新角色的過程,會採用抽菸、延長工作時間這種否認或逃避的活動來因應,但這可能會造成更多的衝突與壓力。

葉雅馨建議,男性朋友可採取三個方式來因應,包括建立有效的紓壓習慣:例如運動;安排適切的獨處時間,到戶外走動至少20分鐘或是從事自己喜歡的興趣;接受與尋求幫助,讓別人知道自己需要協助並不是「示弱」,而是獲得協助的開始。尤其伴侶和身邊親友要對新手父親展現支持與關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能夠彼此合作與理解,度過育兒的挑戰。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強調,根據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約有2.4%至18%的父親會有產後焦慮症狀,而父親角色的壓力來源,更可能是由內、外在多重壓力的作用,然而針對父親的心理健康至今仍然被低估,特別在華人的文化下,「男性」心理健康議題更需要家人、親友以及社會,更加細心的觀察與陪伴。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快抓狂!「確診後慢性咳嗽」2年門診2千人 有人咳半年以上

台灣口腔癌9成是男性 每年3000人靠「一件事」提早警覺撿回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