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和窮人當鄰居?「公宅滾蛋聯盟」的傲慢與偏見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獨立評論
文/羅煊

選舉將近,許多候選人的政見也被一一拿出來檢視。台北市長柯文哲2014年提出「4年2萬戶社會住宅完工」的政見,現在也遭受多方質疑。

柯文哲日前參訪荷蘭聽取公共住宅簡報時,向媒體表示荷蘭全國社會住宅的比例是30%,阿姆斯特丹更高達50%,但台灣現在的公共住宅僅0.1%,台北市也才0.68%,這表示台灣的社會住宅政策落後這些國家太多。

為什麼台北市公共住宅推不動?除了政府政策推行不力外,仍有許多其他阻礙。例如2017年北市府推動三興、「陸保」營區AB基地公宅案的公聽會中,居民夥市議員高舉「公宅滾蛋」的牌子,就可略知一二。許多抗議聲浪讓公共住宅的願景無法兌現,灑冥紙、拉布條的案例更是不勝枚舉。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宅?

據2016年北市府都發局的「公共住宅執行計畫」統計,在台北市要買得起一間平均房價水準的房子,以平均台北市薪資計算,須不吃不喝16年。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購屋痛苦指數)更是世界前幾名。正因如此,政府才需要提供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公共住宅),保障青年或弱勢的居住權利。這些人有多少?據衛服部2015年的調查,台北市約有4.2萬戶公共住宅的需求,基於一般市場上租屋品質不佳、區位不良、資訊不透明等因素,仍無法安心適居。

由專家與業界統計,公共住宅建造成本約每坪10萬元,平均每戶20~25坪來算,一戶公共住宅僅需200至250萬元,土地原屬政府所有毋須額外成本的話,每坪租金只要800元以上,自償率就有百分之百。亦即:公共住宅是具有福利性質的長期投資。

雖然青年無力買房主要是因為低薪的就業環境,而公共住宅並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但至少可以提供低薪者「喘息」的機會,讓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可以用較低廉的租金,得到良好的居住品質、方便的交通,減緩低薪者生活壓力,讓他們能加快存錢速度。

社會住宅真的會拉低房價?
那,這群「拒絕公宅」的人在想什麼?

首先,他們最怕的是房價下跌。有人認為他們辛辛苦苦賺了錢買了房子,為什麼要因為周圍有社會住宅,讓自己的房子貶值?然而,這些抗議居民曲解了房子的意義。房子是拿來住的,不該是投資商品。會被房價波動影響的人,應該是想售屋的人才對,即使抗議者中真的有想要投資變賣房屋者,這個理由也不足以拿來阻擋別人最基本的「居住權」。

再者,社會住宅真的會影響房價?社會住宅只租不賣,跟私人買賣的住宅市場完全是不同的邏輯。況且社會住宅的鎖定對象,是沒意願也沒能力買房的人,理應對房市衝擊不大。

另外,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也有研究指出,公營住宅對周邊房價其實呈正向影響,原因在於公共住宅的選址常位於非蛋黃區,相較周邊房屋屋齡較新、規劃設計也較完整,自然不會拉低附近環境品質,反而能提升周圍低價住宅的房價。

別忽視弱勢的居住權

公宅滾蛋聯盟怕的還有「拉低居民素質」。這並非栽贓或空穴來風,「文山區華興段」的公聽會上,居民表示:《住宅法》規定社會住宅要收容一定比例給特定收容人戶,「居民難道願意在社區收容愛滋病患跟流浪漢嗎?」

我們發現,讓房價變低的不是社會住宅,而是有些人心中對於社會住宅的歧視、偏見與打壓。有些人打從心裡覺得「社會住宅是窮人、弱勢者住的」,而且「窮人跟弱勢者聚集好可怕」、「我才不要住在他們附近」。

更別提那些對交通壅塞的擔憂,完全是不成問題的問題。不是說新的居民移入不會帶來交通流量改變,但台北市政府在選址上已有考量交通便捷性和大眾運輸可行性,即使尚有不足,仍可以透過大眾運輸或交通計畫來改善,所有新建案或市鎮開發都是如此。弔詭的是,這些以「交通會因為公宅居民而壅塞」為號召的抗議者,在同個區段蓋一般住宅或高級住宅的時候,曾經發出同等的抗議嗎?

公共住宅是居住正義最重要的實踐,最後一哩路就差在不願意摒棄偏見的民眾,和不願意多做功課就隨票起舞的市議員身上。套一句張金鶚教授的話:「好宅配豪宅都是好鄰居!」希望公共住宅終能擺脫貧民窟的窠臼。

【更多獨立評論】
「什麼事我都願意做,只要讓我感受到這個家對我的珍惜!」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恭喜蔡總統 恭賀台灣人民
真、天龍無雙!
年下男想追有夫之婦 哪來的自信?
民進黨執政這兩年 你過得好嗎?
台灣加薪到3萬太慢 英國要直接給40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