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墮胎恐讓棄嬰更多 保守派提倡廣設「嬰兒箱」

「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遭到聯邦最高法院推翻後,可能會出現更多無力、或不適格撫養家庭出生的嬰兒,增加棄嬰、甚至殺嬰的風險;因此,主要由反墮胎方支持的「安全港」(Safe Haven)「嬰兒箱」計畫受到關注,也受到正反不一的評價。

紐約時報報導,「安全港」是確保母親可以選擇不養育初生嬰兒,而不會受到刑事指控的保護制度,目前全國50個州都有類似的條款,其中少數州近年來立法,確認「嬰兒箱」為合法的安全港制度之一。

提供母親祕密將嬰兒放在箱內,讓教會、善心人士或政府收養的設計在中世紀就已出現;而美國現代的嬰兒箱制度,則由蒙尼卡·凱爾西(Monica Kelsey)發明,其在十幾歲時遭到原生家庭棄養,後來在收養家庭中長大,成為鮮明的墮胎反對者。

曾經做過消防員的凱爾西在南非的教會聽聞此概念後,回國設計現代化的嬰兒箱,通常設置在醫院或消防隊等場所,而且嬰兒送進箱內後,關門即會鎖上,同時觸發911連線,讓消防或救護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嬰兒平均只會孤身待在箱內兩分鐘。

安全港制度目前並非主流,去年只有115例,透過嬰兒箱者更少,與之對比的是近年來,平均每年有10萬名國內出生嬰兒得到收養。

但除了如凱爾西等胎兒生命權提倡者的推廣外,羅訴韋德案遭推翻,可能會有更多棄嬰,也讓這些制度愈發受到重視;儘管也有數據顯示,絕大多數被拒絕墮胎的孕婦,最終會選擇自己撫養孩子,而非送去他方收養。

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艾里托(Samuel Alito)、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等人認為,安全港制度可保障潛在需要墮胎的孕婦權益;凱爾西的支持者也主張,嬰兒箱是更安全、簡便、快速、保障隱私的設計。

但也有不少學者認為,避風港制度本身就是「系統出問題」的象徵,出身自不適格撫養孩子的家庭,就已暴露在家暴、毒品等風險中;事實上,有研究指約有半數來自避風港制度的嬰兒有健康或發展問題,泰半來自沒有得到適切的產後護理。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中拒合作遣返非法移民 美出現拒發公民簽證反制聲浪
降通膨法案 參院過關
不甩美軍高層聯繫 解放軍續軍演 專家:恐讓局勢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