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台獨 台星關係應不致生變

台星之間雖無外交關係,但往來甚密,政治人物互訪頻繁,先後擔任星國總理的李光耀李顯龍父子都是台北常客。黃循財接棒新加坡總理後,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指出,台星關係在可預見的未來應是「李規黃隨」,但因為新加坡反對台獨,所以只要民進黨政府不明顯推動台獨,未來台星關係及「星光計畫」應不致有所變動。

新加坡與台灣政壇的交情達40多年,可回溯到1970、80年代,台灣被國際孤立時,李光耀為台灣提供一個接觸世界的窗口,他自1973年首次訪台後,與蔣經國建立深厚私誼。

台星之間維持著密切的軍事合作。1975年4月,李光耀與蔣經國簽署一份「絕對機密」的軍事合作計畫,新加坡部隊在「星光演習」代號下到台灣進行軍事交流。

1990年10月3日,新加坡與大陸建交。2004年7月,即將出任總理的星國副總理李顯龍以私人身分訪台,曾導致星陸關係一度陷入低潮。李光耀與台灣的友誼,傳承至李顯龍,從1993年的「辜汪會談」到2015年「馬習會」,李氏父子先後扮演推手,將星國寫入兩岸談判史。

黃奎博指出,李光耀跟兩岸國民黨、共產黨領導人有許多互動,但不宜將李顯龍和李光耀對台海兩岸的投入與影響力相提並論,因為李顯龍對於兩岸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李光耀來得多,但若他願意如李光耀那般技術性地奔走兩岸、協助達成更好的穩定局面的話,他還是有望成為重要的第三方調人。

至於台星關係,在可預見的未來應該是「李規黃隨」,因為星國主流看法認為,對台灣政治低調,對經貿、文化及民間交流採積極的作法,符合星國堅守一中政策的國家利益。另外,因為新加坡反對台獨,只要民進黨政府不明顯推動台獨,台星關係應不致有所變動。

對於新加坡第4代領導人接班後,星光計畫作為檢驗台星關係冷暖指標,是否因此生變?黃奎博認為,星光計畫是新加坡長期與中華民國政府合作的項目,運作良好,而且新加坡因為政治因素,應不可能移師周邊伊斯蘭國家或中國大陸,所以台灣南部是既理想又可靠的合作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