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爭議 喬治亞國會議長簽署「境外影響力法」

路透社報導,喬治亞國會議長今天(3日)將「境外影響力」法案簽署成為法律。該法不僅引發喬治亞的政治危機,也招來西方盟友的強烈批評。

過去30年來,喬治亞一直是後蘇聯國家中,立場較親西方的國家之一。「境外影響力」法案的爭議考驗著喬治亞將延續親西方的立場,或是向俄羅斯靠攏。

根據喬治亞媒體報導,在國會議員上周投票、推翻總統佐拉比契維利(Salome Zourabichvili)對法案的否決後,國會議長帕普阿什維利(Shalva Papuashvili)今天將此案簽署成為法律。

根據這項法律,任何從國外獲得超過20%資金的組織都必須登記為「外國代理人」,否則將處以罰款並要求公開相關資訊。

反對此法的人在過去一個多月,升高了自1991年蘇聯解體、喬治亞獨立以來部份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當地媒體上周報導,喬治亞非政府組織(NGO)表示將向憲法法院提出法律合憲性的質疑,並準備向歐洲人權法院(European Court for Human Rights)提起訴訟。

美國、歐盟和英國先前已經對此法提出批評。喬治亞反對派並稱該法為「俄羅斯法」,表示它是仿照俄國一項立法,用來針對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反對者。

許多喬治亞人並不歡迎俄羅斯,因俄羅斯支持喬治亞的分離主義地區阿布哈茲(Abkhazia)和南奧賽提亞(South Ossetia),公眾輿論普遍支持加入歐盟和北約(NATO)。俄羅斯在2018年的一場5日戰爭中擊敗喬治亞。

華盛頓已經威脅將對投票支持該法的喬治亞官員實施制裁。喬治亞政府則指控西方國家進行勒索,並稱該法能防止西方國家將喬治亞捲入與俄羅斯的另一場戰爭。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喬治亞首都演唱會 聲援「境外影響力法案」抗議者
喬治亞國會通過爭議外國影響力法 NGO聯盟將上訴憲法法院
喬治亞國會推翻總統否決 境外影響力法案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