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潛力點 老七佳石板屋修復浴火重生

位於屏東縣春日鄉的「老七佳」石板屋,有50間石板屋,為現存傳統石板屋聚落保存最完整的地方,被列入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但去年祝融,導致一間石板屋損毀,72歲耆老Qafaulan帶領部落青壯年展開修復,一邊傳承工法與技術,一邊說著部落的故事。

八名壯漢,大梁在肩,扛上斜坡,重建中的排灣族石板屋,祝融肆虐,木造梁柱全毀,燒剩三面石牆,這石板屋,讓「全村蓋一屋」的傳統重現!

耆老 Qafaulan:「一棟房子,全村都幫忙他,每一戶都要出來一個。(而且你不能派病貓喔,我有聽他們分享這個,你派病貓的話,好,下次就換病貓去幫你。)」

再怎麼壯,也得學學祖先搬石頭的智慧!竹子上綁繩結,兩人合力好輕鬆,72歲的耆老Qafaulan,年紀越大,越擔心蓋石板屋的技術失傳!

耆老 Qafaulan:「當然很擔心,不知道以後人家怎麼蓋,這個以後壞的壞,不(會)修了怎麼辦,好可惜啊,像這種石板屋很難得,我最喜歡,最喜歡很多人來幫個忙,讓他們學習學習,我去休息啦 。」

傳承不靠教條,他們說起了故事。

老七佳族人 查理法特:「(石板修邊)不能找那個(脾氣)暴躁的,昨天跟老婆吵架的不行,我們要用愛心,這樣慢慢敲。」

愛心加耐心,鐵片能切石,還有大梁也有故事。

老七佳族人 查理法特:「kavulungan 就是最大最高,它的一個名稱,我們的北大武山也叫kavulungan。」

點點滴滴都是敬畏天地,重要的精神也不能忘!

老七佳石板屋聚落文化協會理事長 江美英:「部落耆老他們一直重複的一個說法是,要合作,你才能把家屋蓋起來,所以其實有時候會覺得,可能蓋的是一棟有形的房子,但是在過程當中你可以知道,是很多先人的智慧 。」

全村合作下,燒毀的屋頂石板整齊重現,年輕人心中的傳統斷層,也一片片補滿!

部落青年 劉漢生:「這次參加老七佳石板屋重建,在老師的帶領之下,每一個工作都不能馬虎。」

部落青年 楊宏恩:「搭建石板這一塊,我覺得非常新奇,尤其是在我們這個世代,真的很少看到,同時也了解到祖先們分工合作的精神 。」

建材、技術,都是蓋屋的挑戰,但艱辛的重建過程,已經將部落精神在下一代的心中,扎實奠基!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醫師走出診間發揮良能 照護中心洗牙服務
送愛到尖石 志工探訪照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