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健康長壽計畫」 盼縮小貧富與性別差距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估計,平均壽命在70歲以上的國家或地區就有149個,台灣以80.56歲排名第46。

世界銀行的研究團隊指出,1970年全球人口只有2成可以活到80歲,2023年這個比例已經增加到接近5成,如果以人口數量來算有40億以上,是1970年的5.4倍。

但世銀也說,活得久不代表活得健康,所謂的非傳染疾病NCD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巴金森症、癌症等等,經常困擾著各國的高齡族群。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超過7成的死亡來自NCD,而NCD造成的身心障礙比例也偏高。

同時,中低收入家庭如果有人罹患NCD這類疾病,經濟負擔會特別沉重,影響所及下一代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變少,形成貧窮與疾病代代相傳的惡性循環。

世銀人口暨發展計畫領導人吐瓦吉莉指出,「健康長壽計畫可以拯救中低收入國家人口達1.5億人,而到2050年可以(拯救)更多人,將有助於促進經濟。但這結果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必須有強有力的經濟或其他政策才行。」

另一個問題則是性別差異。聯合國的統計顯示,各國無論開發程度或是富有與否,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都高於男性,但多數國家受社會風氣影響,包括育兒以及家事多半由女性負擔,加上女性普遍活得比男性更久,女性面對NCD疾病的風險也高於男性。

世銀指出,健康長壽這個專案就是儘可能縮小國與國之間,以及同一個國家內貧富與性別的差距。

吐瓦吉莉說明,「我們將持續以投資專案與政策指導,或是技術援助來推動(健康長壽計畫)。這將會大大發揮注意效果,也就是補足我們360億全球衛生計畫,以及當中大約210個專案計畫。」

除了編列高達360億美元的預算,更重要的是推動的方式包括提高女童受教育的比例,以社區托育取代部分家庭女性育兒負擔,藉此鼓勵女性留在職場,一方面解決缺工問題,一方面降低家庭經濟負擔。

吐瓦吉莉表示,「憑藉著技術專長與資源來因應問題,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很快就能有所成就。所以現在面對人口問題絕對不會太早,因應非傳染疾病NCD問題也不會太早。」

這份報告的標題為《解鎖健康長壽的力量:人口結構變遷、非傳染疾病與人力資本》。

研究團隊指出,面對長壽卻不健康的問題,要拉近中低收入國家與富有國家之間以及性別之間的差距,這對於提高人口總體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相當重要。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南韓老化部分城鎮瀕臨消失 社區推在地經濟盼重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