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疫後迎來免疫負債 一文帶你看懂如何預防

免疫負債是什麼?

大眾為了預防新冠肺炎,在疫情期間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因此感染呼吸道疾病、腸胃道疾病的機率下降,連帶使得流感、腸病毒的病例數下降。當防疫禁令解除,民眾不再遵守防疫規範,病毒就容易爆發流行,把過去未流行的數量補回來,此現象即是「免疫負債」。

台灣有免疫負債嗎?

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流感門診的就診人數相較去年同期增加近7萬例。今(2023)年累計的流感併發重症數已達719例,遠高於去年總數的22例。9月10日當周腸病毒急診就診數為12982例,也比去年同期489人增加逾1萬例。

從數據上來看,今年各種流行性傳染病的病例數相較去年都大幅成長。更有醫師單日看診驗出6種病毒,免疫負債現象恐將出現。

  • 醫師單日驗出6種病毒

要注意哪些病毒?

該醫師指出,他在單日看診就驗出新冠病毒、RSV病毒、A型流感、腺病毒、腸病毒、病毒性腸胃炎。都是近期需要特別注意的病毒。

RSV病毒是呼吸道融合病毒,典型症狀有咳嗽、流鼻涕、發燒等,較嚴重時可能引發急性支氣管炎、氣喘發作及嬰兒哮喘。冬季是RSV病毒的好發季節,藉由飛沫傳染,是造成嬰幼兒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A型流感主要症包含發燒及呼吸道症狀,少數病患會有腸胃道症狀,包括腹瀉、嘔吐狀。澳洲今年A型流感確診數達5年新高,且病例多集中在青少年及兒童。與一般感冒不同的是,A型流感更容易讓人產生全身無力,症狀時長也更長。

腺病毒是感染人類黏膜的病毒,可能導致呼吸症狀,亦可導致腹瀉、眼睛發炎及紅疹。好發於半歲至5歲幼童,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容易出現高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若是成人感染,主要會有病毒性肺炎、呼吸道感染與角膜結膜炎等症狀。

腸病毒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病程為7至10天。為幼兒常見的疾病,是一群病毒統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總共有數十種以上。成人也會感染腸病毒,只是通常症狀較輕微,與一般感冒無明顯差異。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感染後1至3日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至10日。感染期間,需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刺激腸胃。

若出現上述症狀,建議配戴口罩並到附近診所就醫。

該怎麼預防?

預防流行性疾病與預防新冠肺炎相似,同樣需要勤洗手、配戴口罩並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每年施打流感疫苗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方式,流感疫苗的保護期較短,通常僅能維持3至4個月。除了能降低感染流感重症率,呼吸道常出現一次感染2至3種病毒,因此,施打呼吸道疾病疫苗,包含流感疫苗、百日咳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也能同時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

疾管署今(27)日公布10月2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分兩階段開打;也分三階段開放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疾管署建議民眾施打疫苗可分別在不同部位接種,建議兩針距離2.5公分或間隔時間接種。

  • 3種疫苗開放施打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世紀之疫後迎來免疫負債 一文帶你看懂如何預防
挪威研究:接種新冠疫苗後 無月經女性意外出血風險增
秋冬新冠流感與RSV恐三疫齊發 BA.2.86免疫逃脫力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