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專欄》南庄老街

文/周思維 苗栗南庄聚落古名南莊,日治時期改名南庄,二戰後日本行政區中的「街」改為鎮,「庄」則改為鄉;但由於南庄僅二字,因此保留庄字,成為南庄鄉。老街上的建築為1935年(昭和10年)關刀山地震後,日本人所設計重建的,多為兩層樓的木造建築,因此有些日本風味。1950-1960年代南庄之採煤礦業曾盛極一時,鄉內的煤礦公司曾多達20餘家,礦工達上萬人。 其後因開採成本太高,無法與進口煤競爭,均已停業。南庄蓬萊溪封溪多年,溪水清澈而且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沿線的步道群是很棒的自然教室,溪上有吊橋,走在吊橋上極目四望,寬闊的溪流和山林,心曠神怡。 南庄最有名的桂花巷,原本是條雜亂的小巷弄,在當地人共同營造與尋找歷史過往中,讓桂花巷展現巷弄風味,且出售當地的名產,造就居民的活絡契機。我們買了一些黑糖糕,本來也想買當地出名的桔醬來沾白切肉,但家中冰箱還有一瓶而作罷。 創建於日據時代的永昌宮,供奉三官大帝等神明,1935年地震倒塌,在1952年遷建現址,是南庄地區的信仰中心。遇廟則拜是我一貫的習慣,就當作跟當地最高神祉致上敬意。永昌宮旁的南庄百年郵便局是南庄的地標。南庄郵便局創設於明治33年(1900年),為三等郵便局,但原有建築在1935年毀於地震,之後重建現存廳舍建築。 南庄鄉設有南庄國民中學,及五所國小,南庄國中創立於1961年,2018年全校共設9班,教職員工32人,學生198人,其中49%的學生為原住民(賽夏族與泰雅族),其餘以客家人居多。也有不少是新移民的子女。可見偏鄉多原住民與新住民之子。 南庄煤礦已成史,辛苦礦工念故里。 婦女洗衫坑水清,桂花巷弄老街美。 永昌宮廟神明靈,郵局百年桑梓喜。 桔醬糖糕桂竹鮮,吊橋優美蓬萊似。(上聲四紙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