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法》涉言論限制爭議,企業、NPO 如何運用科技防治假訊息?

近期《數位中介服務法》(簡稱《中介法》)草案釋出,引起各界的廣泛討論,更衍生出對於言論自由限制的爭議。公權力的介入是否能有效抑制假訊息的傳播?現今又有哪些資訊科技,可以有效辨識並防治假訊息呢?

草案介入平台內容管制,影響數位創新

《中介法》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所起草,其設立初衷為要求網路平台管制內部涉嫌違法的內容。然而該法案中卻涉及影響言論自由的爭議,例如第 18 條規定,如果平台內容經主管機關認定為不實資訊,可向法院提出資訊限制令。

而 NCC 日前也針對法案內容,邀請社群媒體、論壇、電商等業者舉行公聽會,卻遭到強烈的反彈,例如匿名平台 Dcard 表示,法案對於假訊息的標準與不同的狀況皆沒有明確規範,會導致業者在執行上無所適從。

對此,三大國內數位產業協會也發表聯合聲明,認為法案會阻礙數位經濟創新,呼籲政府暫緩立法。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DEAT)即表示,法案不能對電商、社群媒體等不同類型的平台業者,依照其運行狀況制定個別規範,對數位經濟的新創業者來說,會因為害怕觸法而在發展新商業模式發展上有所顧忌。

在假新聞、資訊戰等潛在威脅之下,難道真的只能依賴公權力的介入來阻止假訊息傳播嗎?

企業、NPO 運用資料庫,提升事實查核效果

在國內,不少組織同樣意識到假訊息防治的重要性,進而推出相對應的服務。例如趨勢科技的「防詐達人」服務,針對國人習慣使用 LINE 轉發資訊的特性,設計可自動判別詐騙、假訊息、病毒的服務。例如將可疑的連結或資訊轉發給「防詐達人」帳號,該系統即會自動發送警告與判別訊息真偽。此外,該帳號也能夠被加入群組,當有可疑資訊出現時,便會發送訊息警示。

國內也有許多非營利組織,也同樣運用科技提供公開的事實查核服務。例如由台灣公民科技社群 g0v 零時政府所開發的「Cofacts 真的假的」,提供一個平台讓民眾可以自由放上認為可疑的文字內容,讓大家一起針對訊息進行回報,找出資訊的錯誤之處。該平台亦推出 Line 帳號,利用機器人辨別訊息是否為謠言。

其餘的非營利組織與平台,如台灣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 等。而社群平台若要達到事實查核的效果,又可以透過什麼方式推動此機制呢?

建立第三方查核機制,利用科技防治假訊息

自 2016 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假訊息氾濫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Google 與 Facebook 兩大平台皆受到要求管制假訊息的壓力。

以 Google 為例,其透過與國際事實查核聯盟( IFCN,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 )合作,協助推動「國際事實查核日」的活動。同時也推出 Fact Check Explorer 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搜尋超過來自世界各地超過 15 萬則的事實查核結果。

而 Facebook 則是與世界各地的事實查核組織合作,發起「全球事實查證加速器計畫」,除了資助合作組織進行查核外,更提供培訓課程給各個組織,強化彼此之間的合作關係。

由上述例子可以發現,這些跨國的企業透過引入數據科技,並深化與非營利組織的合作,加速在事實查核機制的推動。

回顧這次《中介法》事件的爭議,關於公權力與言論自由之間的界線值得我們再深入討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假訊息防治的議題之於網路平台只會日趨重要。Facebook 與 Google 的作法選擇運用科技並擴大合作,或許是國內平台值得借鑒的做法。

更多報導
傳統銀行轉型非一朝一夕,從遠距新常態談銀行業遠端工作的機會與挑戰
網紅小玉製作「換臉謎片」遭逮!被負面新聞耽誤的黑科技 Deepfake 有何商業優勢?
新聞編輯交給 AI 來做,真的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