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中全會 分析:或採漸進式改革 不指望大突破

延宕多時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確定將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是「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入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BBC中文網引述專家分析,此次會議要有突破性的改革可能性不大,不應該期待一個非常大膽的、市場為導向的自由化改革,中共或將採取「漸進」的改革方式,提出一個5至10年的發展願景。專家還提到,加大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是此次會議的重點議題。

報導指出,在中共語境中,「改革開放」即肇始於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且有鑒於十九屆三中全會與經濟改革無關,使得此次會議可能成為十年來第一個重點探討經濟改革的全會。當前大陸面臨內外壓力,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否會像46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一樣,迎來一場突破性的改革之會,備受關注。

位於北京的安邦智庫在分析報告中提到,疫情帶來的財政和經濟創傷2022年顯現,2023年企業信心、老百姓信心都嚴重不足,大陸經濟恢復遠不如預期,這種背景下,社會各界對於大陸下一步如何改革的預期在上升。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也說,三中全會召開正值關鍵時刻。私企和家庭的情緒有觸底跡象,還有全球保護主義情緒高漲,因此明確而有力地傳達支持性政策方向有助於鞏固近期的積極勢頭,幫助經濟走上更可持續的復甦之路。

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近日在公開活動表示「應該避免預期過高」。他說,大陸現在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收入分配、不平等問題;外部則有緊張的地緣政治環境,「這些可能意味著國家安全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我們不應該期待一個非常大膽的、市場為導向的自由化改革」。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也認為突破性的改革「可能性不大」,他認為領導人將採取「漸進」而非激進的改革方式,向市場傳達他們對大陸未來5至10年的願景。

至於今年三中全會會提出怎樣的核心議題?報導稱,最多學者提到的詞,是今年3月「兩會」期間被放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新質生產力」。

徐天辰認為,三中全會的改革將圍繞中美之間的「大國競爭」展開,由此大陸將加大發展「新質生產力」,並將其作為首要議程。這將有助於大陸鞏固供應鏈,抵禦外部衝擊,並減輕西方收緊出口管制的影響。

經濟學人智庫報告則認為,延遲退休和財政改革將是關鍵議題。由於大陸新生兒數量持續下降,加上高齡化,勞動力短缺將主要通過延遲退休來解決。財政上則會加強地方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政府也有可能增加稅收或國債,以解決公共財政普遍緊張的問題。

戴維則提到,此次三中全會的意義在於習近平是否發出了繼續堅持以創新為核心的發展模式的信號。

針對會議比慣例晚了將近一年,位於歐洲的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分析師戴維(Alexander Davey)認為,對於習近平而言,今年比去年時機更好。去年習近平開始第三任期時,大陸經濟仍未走出疫情的陰影,在習近平鞏固權力後,只在經濟環境好轉時才召開會議或能為決策者贏得時間,為大陸經濟制定新的指導原則。

宋林則分析,鑒於去年中共內部在選發展道路上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和意見,推遲召開有可能是因為決策者需要更多時間就未來的經濟政策方向達成共識。而自去年以來,穩定增長和經濟向新的生產要素轉型似乎更受重視。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邁巴赫豪車接送爆紅!高三考生「少爺」成績出爐是學霸 超狂背景曝光
真的升天…男星度假租Airbnb約2女極樂遊 清潔員一進屋驚見暴斃遺體
工作太難接!電影「海角七號」男星宣布退出演藝圈
南韓街頭偶遇天后!蔡依林辣穿「深U領」洩春光 43歲真實狀態全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