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砸重本救房市 效果有限

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為拯救中國大陸低迷的房市,中共日前宣布提供人民幣3000億元(約新臺幣1.35兆元),支持地方收購成屋,作為社會住宅。但外媒分析指出,中國大陸約有400萬套滯銷的住房,估計需要人民幣數兆元,當局救市措施遠遠不夠。

中共17日宣布一連串拯救房市措施,重點之一是設立人民幣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即社宅)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地方「國企」,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的成屋,作為社宅。其他措施包括降低房貸頭期款比例,以及取消房貸利率政策下限等。不過,數據顯示,去年2月中國大陸住宅竣工未售面積約3.25億平方公尺,估算相當於約400萬套住房。

《紐約時報》24日報導,中共提出收購成屋的措施後,經濟學家就質疑,地方政府是否會買下所有未出售的成屋,以及若地方政府買下,找不到買家怎麼辦。且經濟學家估計,這項措施規模需要數兆元,而非數千億元;多數專家估計需要2兆至4兆人民幣。

外媒分析,現在解決房市問題不在於政治意願,中共領導層支持回購計畫,給地方官員施加政治壓力,但地方政府收購成屋可能會虧損,因為在一些人口正在減少的城鎮,對社會住宅的需求很小。再加上,中國大陸除了有大量未出售的成屋,已出售但未完工的住房約有1000萬套,此為中國大陸房市沉痾,官方也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