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救房市 前房地產官員:要學習香港經驗

(中央社台北24日電)中國政府17日推出多項激進措施,企圖挽救低迷房市。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前董事長孟曉蘇昨天呼籲當局再次學習香港經驗,全面取消限購政策,把房價穩定下來,並鼓勵老百姓進入房市。

綜合和訊網、21世紀經濟報導,孟曉蘇23日在北京舉行的「全球產業發展論壇」,發表「重啟內地樓市需要再次學習香港經驗」的專題演講。

孟曉蘇表示,中國大陸26年前學習香港經驗,推動住房制度改革,把住房商品化引到了住房建設和住房分配領域。目前面對大陸的經濟發展,包括房市發展,也需要學習香港的經驗。

他提到,1997年到2003年,由於香港居民信心受損,造成房市持續6年下跌,房價跌掉70%,讓每戶業主平均損失港幣267萬元(約新台幣1100萬元,下同),17萬家庭成為負資產家庭。低收入族群大量失業,生活更加困難。

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孟曉蘇指出,香港政府在2003年研究多項措施來救房市,其中有一招就是引入大陸的購買力來消化餘屋。

當時擔任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董事長的孟曉蘇透露,中房在談判過程中,香港媒體就得到了這個消息,他們在香港報紙和刊物上連篇登,說孟曉蘇要帶著中房,拿200億元資金收購香港的全部「居屋」。因為香港的全部「居屋」就是2萬5000套,除了5000套留給紀律部隊,2萬套就被中房集團給收走了。

他說,從報導中房買居屋的第3天開始,香港房市出現強烈反彈,首先是新盤成交猛增3倍,持續6年下跌的房市轉跌為升,成為掉頭向上的拐點(轉折)。

「香港人說中央救市,因為中房是中央企業,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實現購買,後來香港房價漲起來了,香港政府也不需要我們再去做這件事情了。」孟曉蘇說,是信心救了香港房市,是香港居民恢復了信心,自己拿錢救了香港房市。

他指出,香港最近一年多出現了房市暴跌,連續跌了10個月,最近港府推出「全民撤辣」,撤除一切房地產政策。最近去香港,看到房價已經開始穩定了。

孟曉蘇指出,中國房市問題引發這麼大的關注,是因為連續兩年銷售額下跌。另外,從2023年下半年以來,又出現各個城市房價下跌的情況,中古屋拉著新房價格下跌,法拍屋拉著中古屋價格下跌。大陸過去沒有出現過房價這麼長時間下滑的情況,這意味著居民財富的縮水,當前必須要考慮穩房價的問題。

孟曉蘇提出,大陸房市的症狀,需要借鑒香港的做法,用超常規手段來診治。主要有以下四條:

首先是全面取消限制。大陸試行房地產限購已經13年,近期很多城市紛紛取消,但是一線城市仍然猶豫、遲疑、不能夠全面取消。希望能夠進一步取消限購,徹底取消限購。

第二,政府出手救市。現在中央已經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商品房以舊換新、政府出資支持收購商品房、頭期款比例的合理回歸、降低銀行貸款利息等,這些政策都是很有必要的,希望看到這些政策的落地。同時,還要推進「三大工程」建設,因為保障性住房最重要的是不收取土地出讓金、不分攤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費,這是一般商品房難以達到的低價。

第三,是參考香港的經驗,要真正走出低迷需要全民參與。中央已經設立了再貸款資金,這能帶動人民幣5000億元(約新台幣2.23兆元,下同)商業貸款。預計要消化庫存商品房需要4兆到7兆元,光庫存住房的積壓量有將近4兆元,這應該讓市場力量來參與,讓老百姓進入市場。這裡是否允許居民參與住房商業活動,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比如老百姓能否組團收購商品房等。

第四要恢復市場預期,就是要穩房價。當前政府難以干預中古房價格,但是穩定法拍房價格還是有辦法的,比如可以透過停息延貸來幫助相關居民渡過難關。(編輯:楊昇儒/吳柏緯)1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