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歐豬肉反傾銷調查 李強訪澳.極力拉攏

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大陸與澳洲的關係急速降溫,澳洲要求中國調查新冠疫情起源,之後雙方開始一連串貿易報復,對熱銷產品提高關稅。但由於澳洲擁有稀土、電動車電池的原料鋰金屬,更在南太平洋具有重要戰略位置,因此中國亟欲拉攏,國務院總理李強6月17日展開7年來第一次澳洲行,還允諾送出新貓熊。同一時間中歐關係卻越發緊張,中國宣布對歐洲進口豬肉啟動反傾銷調查,部分歐洲豬肉供應商則笑稱沒在怕。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香港TVB記者:「(中國)商務部周一公布,決定即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去年進口豬肉產品多達60億美元的中國大陸,針對重要豬肉供應來源歐盟,祭出反傾銷調查,聲稱是收到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申請,調查期為2023年全年。歐盟豬肉佔中國進口豬肉總量約50%,前三名供應國分別是西班牙、荷蘭與丹麥。

香港TVB記者:「有丹麥業界則預計,一旦中國施加進口限制,他們會受到沉重打擊。」

CNN駐日記者 蒙哥瑪莉:「這可能真的會損害歐洲豬肉生產商,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豬肉產品消費國,也是歐洲豬肉產品主要出口地。」

歐盟與中國大陸貿易戰升溫,日前歐盟傳出要調高中國電動車進口稅,從10%最高調升至38.1%,希望中國當局檢討自身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高關稅可能7月4日就生效,遭中方批評違反世貿規則。同時中方也有反擊,年初對歐洲白蘭地的反傾銷調查,8月會有結果,現在中國又開始針對進口歐洲豬肉產品開刀。歐盟委員會卻表示並不擔心。

歐盟委員會農貿發言人 吉爾:「答案是我們不擔心,一點都不。因為(對境內)所有的補貼並非一樣,根據歐盟共同農業政策,或實際上在歐盟其他政策下的補貼,都嚴格符合我們身為世貿組織成員的義務。歐盟委員會正在分析(中國畜牧協會)這項申請,密切關注後續,與歐盟工業界與成員國協調,酌情適度干預。」

超過77.5萬噸的出口商品要被調高關稅、限制進口,歐盟卻表示並不擔心?中國方面的主要調查是針對西班牙、荷蘭、法國與丹麥幾個國家,其中西班牙每年出口往中國的豬肉產品,高達15億美元。

香港TVB記者:「西班牙呼籲,歐盟要和中方磋商,避免中方對進口歐盟豬肉加徵反傾銷稅。」

西班牙白毛豬產品總監 賀蘭茲:「當俄羅斯市場關閉時,我們可沒有去跟歐盟或文化部哭唷,反而我們前進,尋求(市場)多元化,我們有能力面對這些新挑戰,克服困難,化威脅為機會。因此眼前的情況,我們也會如此應對。」

香港媒體報導西班牙豬肉商,要求歐盟與中國磋商,路透社報導卻顯示西班牙豬肉商不太擔心。事實上2018年中國境內出現非洲豬瘟疫情時,生豬存欄量曾暴跌四成,之後2021與2023年又出現病毒株變異後的疫情,中國大陸當局的對策是鼓勵擴大養豬,卻造成多數「豬企」負債,豬肉價格也因生產過剩走低。

義大利熟食店經理 帕特里齊:「只要我們還有火腿,我們就會繼續賣,如果他們(中國)用完了(豬肉),我們會停止賣給他們。」

言下之意是有高品質當底氣,歐盟境內豬肉供應商並不擔心中國市場因價揚而縮減。中歐關係緊張,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同時積極尋求中澳關係回溫。

更多 TVBS 報導
貿易戰!北京可望解禁澳洲龍蝦 擬調查歐盟乳品豬肉反制
歐盟棒打陸電動車企 加徵「懲罰性關稅」上看38%
不讓李強看到她! 陸方用肉身擋住華裔記者成蕾
澳民調71%不信任中國 35%支持出兵保衛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