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放棄」婚姻 結婚羞恥症蔓延

▲中國經濟放緩、失業率飆高,經濟前景不佳使得年輕人不願意結婚。(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經濟放緩、失業率飆高,經濟前景不佳使得年輕人不願意結婚。(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近來中國社群平台流傳著「結婚羞恥症」一詞,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不像老一輩一樣大肆宣揚自己結婚,而是偷偷登記、閉口不提,直到某天做人父母,才昭告天下。有網友指出這是一種反感結婚的表現,而與此同時,據中國民政部最新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全國結婚登記人數再次跌破200萬對,比去年同期減少17.8萬對,顯示出中國年輕人的婚姻觀念發生變化。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據中國民政部14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首季的全國結婚登記數為196.9萬對,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7.8萬對,降幅明顯。官方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登記結婚人數曾達到1347萬對,但2022年就跌到683.5萬對,近乎腰斬;2023年略有反彈,為768萬對。

近年來,中國新出生率不斷下滑,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問題也日趨嚴重。中國人口問題專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高級研究員易富賢認為,中國結婚數量不斷下降的原因,首先與中國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年輕人口下降有關;另外中國適婚人口的結婚年齡不斷推遲也有關係,育齡人口持續減少和婚姻年齡的不斷推遲,導致了中國的結婚人數和出生人口數量都在不斷萎縮。

除此之外,易富賢表示,中國民眾的家庭觀念也比以期更加淡化,「不婚率」也很高,甚至很多年輕人已經「放棄」婚姻。

自己都養不活了!中國年輕人寧可躺平也不願結婚

中國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男女比例失衡問題嚴重,進而影響了結婚率。長期追蹤結婚登記數據的人口學專家何亞福向中國《界面新聞》表示,中國適婚人口的性別比失衡,20至40歲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1752萬人。

易富賢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男女比例失衡會導致婚育的成本提高,比如彩禮,要買房等,就導致結婚的門檻提高了。」另外,他指出,中國此前的獨生子女政策,也導致人們對婚姻的期望值過高,鄉村女性更多希望嫁入城市生活,「現在,城市出現大量的『剩女』,農村又是大量的『光棍』,這種城鄉差別也很大。」

但在結婚成本提高的同時,中國青年失業率也居高不下。易富賢表示,「連自己都養不了,更沒有養家的能力,也沒有結婚的能力和意願。」

▲中國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男女比例失衡問題嚴重,進而影響了結婚率。(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男女比例失衡問題嚴重,進而影響了結婚率。(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反感「結婚」不敢公開婚訊 中國年輕人患「結婚羞恥症」

在結婚登記人數下降引發關注的同時,「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結婚羞恥症」的話題近日也登上微博熱搜。一篇新浪財經的文章指出,當代年輕人舉辦婚禮的平均意願值僅4.81分,很多人開始「隱婚」。相比於父母那代,這一屆年輕人只願將婚訊告訴最親近的朋友,排斥大操大辦,並傾向於「三無」、乃至「N無」婚禮,哪怕一定要辦酒席,也儘量不超過10桌。

文章發現,年輕人並不是反感婚姻,而是反感「結婚」本身。有的不敢公開婚訊,怕被「群嘲」;有的覺得婚禮費用太高,很沒必要;有的則認為,避免張揚是一種自我保護。不過有網友評論,「結婚有啥羞恥的,沒錢結婚才叫羞恥」、「結婚國家給五十萬補貼的話,我肯定街頭巷尾敲大鑼放炮仗通知大家」。

結婚成本高昂、養孩費用貴 中國年輕人對結婚望而卻步

一名來自廣東、化名為V的青年金融業者就表示,不結婚的女性通常抱持著「自己也能賺錢、為何要受氣當家庭主婦」的想法,而男性大多都因為高昂的結婚費用止步。V先生坦言,他所在的金融圈,由於平時看到、聽到的負面消息很多,讓這些年輕人對於婚姻有了很大的落差感。同時,中國的經濟下行,哪怕中產階層也是捂緊了荷包,更不願為感情多做投資。

另一名來自河南、去年「潤」美的Lucy也覺得,在中國的結婚成本太高了,「現在,在中國結一個婚,房、車是標配,還有就是彩禮。就按一般的、不說一線城市,一套房、一輛車要兩百萬。中國就業環境這麼差,他往哪裡去掙這個兩百萬?一般來說,結一次婚要掏空家裡三代人的口袋。」除了結婚費用以外,養不起孩子也是年輕人對婚姻望而卻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Lucy認為,主要是中國的經濟原因導致了很多年輕人寧願單身或躺平也不願結婚,而結了婚的人也感到後悔,甚至會奉勸其他人不要進入婚姻「圍城」,「中國未來老齡化一定會越來越嚴重,結婚率會越來越低,這是個必然的趨勢。」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有學歷也沒用?中國經濟差、找工作難 現「鐵人三項」新就業模式
中國經濟太差?五一小長假成指標 民眾:大家只想「特種兵旅行」
中國小孩「認不出零錢」 官媒:習慣電子支付後金錢觀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