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警船高速衝撞菲律賓運補船 《相互准入協定》除了美菲、菲日也加入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表示,美國和菲律賓都認為中國的「危險行為威脅到區域和平與穩定」。(圖片來源/Philippines Defense Forces Forum FB)

周一,菲律賓和中國在爭議淺灘發生的最嚴重對抗,中,菲律賓海軍人員受傷,菲律賓補給船受損,引起親密盟友美國和日本高度重視。

第二天,美國再次發出警告,強調有義務保衛親密條約盟友在南海的安全。接下來在7月8日,日本和菲律賓舉行舉行外長、防長「2+2」會談時可望很快簽署《相互准入協定》,因為中國在南海的挑釁行為日增,使得菲律賓和日本希望進一步強化雙方國防合作。

美方有義務在南海保衛簽約盟友

根據《NBC》報導,美國周一(6月17日)隨即譴責中國與菲律賓在有爭議的南海發生碰撞事件,周二華府再次發出警告,強調美方有義務在南海保衛防禦條約的盟友。

這是令人擔憂的最新一起中菲對抗事件,南海衝突可能演變為全球衝突的爆發點。

6月18日,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船高速衝撞菲國船隻,造成1名菲國海軍重傷,還有多名海軍受傷,其中1人斷指,補給船受損。

中國海警船人員17日甚至登上一艘菲國海軍派遣剛性充氣船(RHIB),還沒收菲國海軍的高火力武器,這艘汽船主要是運補物資到仁愛礁的登陸艦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

中國也指責菲律賓煽動周一在南沙群島仁愛礁的敵對行動,海警局發言人指出,中國海警對菲船艇依法採取警告攔阻、登臨檢查、強制驅離等管制措施,處置合理合法、專業規範。

中國海警登上菲律賓船舶沒收武器

仁愛礁已被菲律賓海軍的一支小分隊的一艘擱淺的軍艦長期佔領,多年來受到中國海警、海軍和民兵船隻的密切監視。

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與菲律賓副國務卿拉扎羅通電話時,討論中國的行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表示,美菲都認為中國的「危險行為威脅到區域和平與穩定」。

坎貝爾重申1951年《共同防禦條約》規定華盛頓和馬尼拉有義務在重大衝突期間相互協防保衛對方。米勒進一步說明:「這條約適用菲律賓南部任何地方的武裝部隊、公共船隻或飛機,包括南海的海岸警衛隊飛機。」

負責監督領土爭端的菲律賓政府工作小組譴責「中方海警船撞擊和拖曳的危險行為,這些行為擾亂向駐紮在廢棄軍艦BRP Sierra Madre的菲律賓人運送食物、飲用水和其他物資的例行任務。」

菲律賓特遣部隊表示:「儘管中國海上力量採取非法、侵略性和魯莽的行動,但我們的人員表現出克制和專業精神,沒有使緊張局勢升級,並繼續執行任務。中方的行為危及我們人員的生命安全,並損壞我們的船隻,公然違反國際法。」

菲律賓繼續抵制中國危險魯莽的行為

另一方面,中國海警譴責菲律賓「對此負有全部責任」。聲明指出:「一艘菲律賓船隻無視中方一再嚴正警告,以不專業的方式危險接近在正常航行的中國船隻,導致兩船碰撞」。

中國外交部聲稱,兩艘快艇伴隨著這艘補給船,試圖向駐紮在淺灘的一艘軍艦運送建築材料和其他物資,堅稱中國海警的行動「專業、克制、合理、合法」。

但是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週一晚間表示,菲律賓武裝部隊繼續抵制中國危險魯莽的行為,這類行為與中方的聲明剛好相反。

特奧多羅強調:「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履行我們的宣誓使命,保護我們的領土完整、主權和權利。 現在國際社會應該很清楚,中國的行為才是破壞南海和平與穩定的真正障礙。」

菲律賓政府選擇強硬立場

近幾個月來,仁愛礁附近發生幾起中菲衝突事件,此處距離最近的菲律賓海岸不到370公里,也是馬德雷山脈的所在地和活躍的軍事要塞。

外界擔心,這些長期被視為亞洲熱點的中菲爭端可能會升級,導致美國和中國陷入更大規模的衝突,但菲律賓仍選擇採取大膽舉措測試北京的底線。

路透報導指出,從去年初開始馬尼拉展開宣傳攻勢,以突顯南海領土爭端的升溫,包括公布中國海警對菲船衝撞、發射高壓水砲以及隨後的外交抗議,都造成2國緊張局勢升級。

「去年2月將領在總統辦公室舉行會議,是一個轉捩點,也是透明度政策的誕生,目標是最終讓北京的聲譽、形象和地位遭受嚴重損失。」出席該會議並講述此次交流的國安會發言人馬拉亞告訴《路透》。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IDC:第一季台灣個人電腦市場優於預期 商用市場由負轉正
繞過國會三黨不過半難題 賴清德走自己的路
暑假打工財631億!44%企業徵工讀生 38%找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