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演為「政治宣傳」? 戰略專家這樣說

中國今(23)日發布新一波軍演「聯合利劍-2024A」,為期兩天的圍台軍演針對性極強,動員解放軍東部戰區的陸、海、空軍與火箭軍等兵力,畫出演習範圍,包括台灣北部、南部、東部及金門、馬祖與烏丘、東引周邊,開展聯合兵力演習,解放軍發言人李熹表示:「是對台獨的有力懲戒與警告」。

發布軍演後,共軍更透過微博等官方宣傳管道,發布多張「卡通風格」的《越海殺器》海報,包括軍機、艦與多管火箭等中國風格圖卡,用「炸彈卡車」、「量大管飽」網路時下用語,威嚇「劍指台獨」。

由於是中國首度在新任總統賴清德就職後軍演,時機敏感,不同於過去幾次的軍演,更劃入金門等外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分析,中國把「聯合利劍」演習常態化,畫出演習區域包括台灣北部、東部等,用「類封鎖」的方式軍演,更加入外島,透過海警船逼近,是中共常用的「圍點打援」戰術,目的是看台灣是否要派出多少部隊去營救。

戰略專家林穎佑對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A」進行分析。(圖/東森新聞)

林穎佑也表示,這次軍演範圍縮小、東部區域更靠近台灣,認為可能是中國只想把軍演定位為「內部事務」,不要去干涉到其他的一個國家。這樣的調整在於2022年裴洛西來台後的軍演得到的教訓,因上次中國發射的東風導彈落入日本經濟海域(EEZ),造成日本抗議與國際的關注,更讓日本知道到什麼叫做「台灣有事、日本有事」,因此中共調整軍演範圍,透露出希望把對台的武力威懾限縮在針對台灣就好,避免延伸成國際議題。

林穎佑更分析,可後續觀察中國真正動員的軍力,他認為軍演不只回應新任總統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更大的戰略是針對美國在亞太的軍事活動較勁,包括可觀察今年夏天美國再舉行的環太平洋軍演(RIMPAC 2024),規模與強度是否有改變,中國的戰略行為甚至是企圖影響今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選情。

央視發表「箭雨清獨」等海報示威。(圖/翻攝自央視)

另外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在接受電台訪問時也指出,相較中國前幾次的軍演,此次並未公布實彈射擊資訊,研判此舉只想展示封鎖能力,也為降低區域緊張及各國抗議。另外此次類似「快閃」的軍演、僅48小時,從宣傳海報可以觀察到,政治宣示意義高於軍事。

台灣的國防部也對中國軍演立刻回應,已依《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派出海、空及地面兵力應對。台灣海巡署也表示,將第一時間掌握相關資訊,也完成海上部署,捍衛台灣、金馬海域的安全。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新/解放軍東部戰區陸海空軍演 揚言「對台獨勢力懲戒」
解放軍突襲式「軍演」 總統府:單邊軍事挑釁行為
林澤民涉性侵竟找媽媽喬 藍議員認林姿妙請託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