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頻傳外國人遇襲 民眾:學校也會教仇日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24日發生日本母子遭中國男持刀砍傷的驚悚事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24日發生日本母子遭中國男持刀砍傷的驚悚事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江蘇蘇州24日傳出有一名中國民眾持刀刺傷當地日本學校的一對母子,一旁出手協助的一名中國籍乘務員也被刺成重傷。這是在吉林發生外美國教師遇襲事件後,本月中國發生的第二起外國人遭刺傷的攻擊事件,引起國際社會對中國仇外情緒的擔憂。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一名中國男子24日時在「蘇州日本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蘇州日本人學校)附近的公車站持刀砍傷了一對日本母子,並試圖登上日僑學校的校車,導致一名中國籍女員工重傷。目前行兇男子已被警方逮捕。

在這起刺傷日本人事件消息傳出後,讓人很快聯想到兩週前發生在吉林的多位美國教師遇襲事件。4名美國愛荷華州康奈爾學院(Cornell College)的外國講師10日在中國吉林省遭人持刀砍成重傷,倒臥血泊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警方對蘇州事件的初步判斷是偶發事件,目前還在調查中。這一說法與外交部6月11日對吉林發生刺傷美國人事件的定性一致。

有中國網友將兩件事件放在一起比較,除了兩起案件中的受害人都是外國人之外,有網友指出,兩起事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是50出頭的失業中年人,蘇州傷人事件的犯罪嫌疑人為52歲,是從外地來蘇州的無業人員;吉林傷人事件中的嫌疑人則是55歲的失業男子。另外,針對這兩起案件,中國外交部都表示是「偶發事件」。

真是偶發?中國輿論反應兩極化

▲針對一連兩週發生兩起外國人遇襲事件案件,中國外交部都表示是「偶發事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針對一連兩週發生兩起外國人遇襲事件案件,中國外交部都表示是「偶發事件」(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一名在中國居住16年、在國際律師事務所工作的加拿大人理查(Richard Parsley)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他也認為是兩起偶發事件,「我並不認為多數中國人想把日本人或美國人置於危險境地。」

理查覺得,平時和中國人相處過程大多很友好,即使在吉林以及蘇州的兩起刺傷外國人事件曝光後,也沒有感覺自己生活有任何改變。他認為自己作為外國人在中國是安全的,不過這兩起事件的確讓人不安。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兩起事件發生有必然的因素,說明了中國排外情緒高漲。一名武漢居民表示,「這是民粹主義教育與鼓吹引起的反噬,是當代義和團的死灰復燃。主要還是經濟下行導致的,所有矛盾得不到緩解,粉紅們需要發泄所致。」

該名武漢居民憂心忡忡地直呼,這絕對不是偶然事件,「宣傳仇恨西方文明社會,又解決不了民生維艱的問題,活不下去的人報復社會的事件會層出不窮。」

中國排外情緒高漲?民眾曝學校在教「仇日教育」

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25日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指出,雖然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底在會面時,就促進兩國民間交流達成了共識,但中國政府卻在煽動反美情緒。伯恩斯列舉了美國大使館在中國組織的音樂會或大學推介會被中國政府無端阻撓,或參加者受到政府騷擾的實例。

一名化名為「張龍」的河南民眾認同伯恩斯的說法,並分析指出,除了北京、上海以及浙江、江蘇等地方外,其他多數地區外國人比較少,仇外氛圍可能更為突出。他強調,現在中國國內的學校也在宣揚一種排外教育。

張龍表示,他六歲的女兒在幼兒園的課程中,就強調了對日本的仇恨,「就是一種仇日的教育,渲染侵華罪行,傳達現在的日本人也那樣。」

報導提到,近來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也流傳著一些「毆打日本人」的小短劇。在這些短影音中,多試試在中日本人欺侮中國底層的勞動者,因而遭到中國人的毆打。有網友認為,這些短影音的火爆正反映出當下中國社會仇外情緒的流行。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日本母子在蘇州被砍傷!外籍人士於中國遇襲 2週內第2起
日本母子在蘇州遭路人砍傷 中國外交部:這種事到哪都會發生
美4名講師吉林遭砍!胡錫進與中國外交部緩頰「偶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