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發現2鰕虎魚新物種 「青蜂枝牙」游動姿勢如蜂鳥

頭部出現藍色金屬光澤,體色呈現橄欖綠,游動時像南美洲蜂鳥展翅的模樣,而被命名為青蜂枝牙鰕虎魚,是中山大學海科院研究團隊發現的新物種。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博士生莊維誠表示,「不像其他枝牙鰕虎魚,就比較偏底棲的目視 對。牠會在水的中層拍動牠的胸鰭,就很像南美洲的蜂鳥在空中拍動牠們的翅膀。」

2012年首次現蹤,因標本沒被妥善保存,魚種無法正式命名。屬於小型洄游魚的牠,成魚約2公分,棲息在水質較好的獨流溪,在台灣東北及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溪流被發現。

另一種鰕虎魚新物種,則是台灣竿鰕虎。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碩士生陳冠勳說:「發現當時也是在出海口有施工的狀況,可能也多少會影響這個比較珍貴的物種。我們這個竿鰕虎,就是台灣第1個發現的竿鰕虎。」

獨流溪是指流域面積較小、支流較少,很快就從山上進入海洋的小溪流,也是許多迴游魚類的棲息地,台灣竿鰕虎也在獨流溪發現。

學者認為,這代表台灣獨流溪的獨特跟物種多樣性,卻也憂心溪流整治工程和水利設施可能讓這些獨特物種繁殖量變少。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廖德裕指出,「其他的一些魚類,例如說像湯鯉或者海龍這類,牠不能夠去跨越那個垂直牆面的時候,其實去降低這些攔沙壩的高度,就會對牠們的上溯有非常方便的一個影響。」

整治工程可能發生部分溪流完全乾涸到洄游魚類無法生存等情況,學者建議強化保護溪流,像是推動法規限制過度開發行為等措施,來提升獨流溪的生態穩定與持續。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首度直擊花蓮強震海底揚塵 台灣研究團隊盼揭海底斷層神秘面紗
新物種「豆眼鰭尾鯙」 眼睛極小疑為適應無光環境
中山大學全台首艘MIT迷你潛艇 實海自駕2小時刷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