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超低位直腸癌 靠「它」保留肛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50歲的王先生是一位上班族,於一年半前因大便習慣改變,總感覺解便不乾淨有異物感,直到出現血便,至門診健檢時,被診斷為超低位直腸癌第三期,腫瘤有7公分大,經放射線治療縮小至4公分,醫師仍建議需開刀切除腫瘤但無法保留肛門。

直腸腫瘤無侵犯括約肌 達文西機械手臂切除成功保留肛門

王先生因術後需使用人工肛門,對手術相當擔憂,轉介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尋求建議,經陳奕彰建議進行化學治療6次,再決定後續治療方針。由於化療後腫瘤縮小有限,陳奕彰醫師亦建議手術摘除腫瘤,核磁共振(MRI)顯示,王先生的直腸腫瘤非常接近肛門但並無侵犯括約肌,經陳奕彰醫師評估建議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腫瘤,能保留完整肛門。

王先生於去(112)年10月接受達文西手術開刀,手術傷口五處,每處僅1公分,術後完整保留肛門,術後第8天出院,追蹤半年恢復情況良好,目前並無復發跡象。

達文西機械手臂 放大10倍視野、精確清除轉移淋巴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代主任張伸吉指出,達文西機械手臂,相比一般微創手術,可提供高解析3D立體視野可放大至10倍,可填補因平面2D而無法區分手術位置深淺的缺點;機械手臂可達到真人手腕靈活和準確且可模仿雙手做旋轉、抓取、捏夾動作,消除不必要的顫抖,更重要的,相較於一般微創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可以在狹小骨盆腔進行複雜手術,例如低位直腸癌和攝護腺手術等,避免傷害到排便、排尿和性功能神經。

陳奕彰的論文研究也發現達文西機械手臂和一般微創手術相比能清除更多轉移淋巴結和較少的手術併發症,此論文也於今年美國內視鏡醫學會雜誌接受刊登,陳醫師並將於6月獲邀至美國醫學年會演講。

達文西手術納入腸癌給付 應留意症狀及早治療

健保署已於去年3月將達文西手術納入直腸癌部分健保給付後,成功案例約70台,陳奕彰醫師也呼籲,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晚期大腸癌發生率,九成大腸直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之病人,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民眾應及時留意相關症狀,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大腸直腸癌術後不一定要用人工肛門 了解手術方式、術後腸造口正確觀念!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提早「個人化篩檢」精準超前部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8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