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高峰會承諾推動共同FTA 並將三邊合作「制度化」

日本、南韓、中國今天(27日)舉行四年多來首次高峰會,同意推進2019年來擱置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藉深化彼此商貿關係來提振經濟。日韓也藉此場合抨擊北韓的衛星發射計畫。

峰會後發布的聯合聲明中,三位領導人同意通過定期舉行三邊峰會和部長級會議,將三方合作「制度化」。他們也表示將繼續討論「加速協商」FTA,最終達成一項「自由、公平、全面、優質且互惠」的協定。

另外,南韓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會後譴責平壤。據報導北韓已通知日本,計劃5月27日至6月4日之間向朝黃海和呂宋島東側方向發射一枚搭載人造衛星的火箭。

尹錫悅說:「所有使用彈道飛彈技術的發射都直接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並破壞區域和全球的和平與穩定。」他還說:「如果北韓罔顧國際社會警告仍堅持發射,那麼我認為國際社會必須做出果斷回應。」

儘管中日韓設法推動氣候合作在內的多項已有共識的議題,但26日舉行各自舉行雙邊會談時,仍不免提到區域緊張局勢。鑒於中國上周針對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講發動大規模軍演,岸田告訴中國總理李強「台海和平與穩定對國際社會至關重要」。

中日韓最初在2012年11月宣布啟動FTA協商,但談判在2019年11月第16輪磋商後中止。因經濟走弱,中國已主動呼籲重新啟動協商。

中日韓都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成員,此協定已於2022年生效。日經指出,FTA將視為「RCEP Plus」,也就是說,自由化的程度將超過RCEP。

譬如,在進入市場的部分,這些國家將致力完全取消對汽車及其零組件的關稅,這是RCEP未涵蓋的。

在規則部分,日本在內各方要求減少產業補貼以及對國有企業的特殊待遇,這些條款也未納入RCEP。知情人士告訴日經,中國非正式表示願意討論這些議題。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對中國電動車和太陽能板生產過剩表示關切,也認為這是過度補貼的結果。

在電子商務方面,日本將要求中國禁止強制外國公司披露軟體原始碼,聲稱這種做法阻礙了可資信任的資料自由流通。

消息人士告訴日經,三方FTA可以是一次要求中國制定更公平規則的機會。

2023年,中國以日本排放核廢水入海為由,禁止進口所有日本海產。日本要求中國立即解除這禁令,也會在FTA協商提出這個問題。

消息人士告訴日經,岸田與南韓總統尹錫悅目前關係良好,讓日本現在更容易在三邊架構內專注處理中國相關的問題。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1歲分別被收養 7年前相認 華裔雙胞胎高中畢業再聚
將中國三輪車賣到美國 農村小伙曾日入萬元美金
AI搶工作 78%受訪雇主不打算用應屆大學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