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轉型專案小組將納蔣萬安意見?史哲:目前沒有

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備受矚目,文化部長史哲今天在王時齊主持的YahooTV《齊有此理》節目中表示,自從蔣萬安提出可以更名為台灣建設紀念館,也說台灣不是某一個家族、個人、黨派專屬,他認為,「去個人化」是朝野共識,一旦去個人化就要修法,沒有「個人化」後,就不會有銅像。而專案小組是否納入身為台北市長的蔣家後代蔣萬安,以及未來是否納入他的意見?史哲說,目前沒有。

史哲1月31日上任後,針對是否會在任內處理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史哲坦言,面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形的改革確實是沒有,但無形的共識已是將中正紀念堂「去個人化」,「這一步不容易」。

史哲說,中正紀念堂議題被集中在「更名」、「拆除銅像」等決策,過去民進黨長期主張是去「個人化」與變更為「台灣民主紀念館」,自從蔣萬安提出可以更名為台灣紀念館,也說建設台灣不是某一個家族、個人、黨派專屬,「去個人化」已是朝野共識,

「一旦去個人化就要修法。」史哲說,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只有四條,關鍵就是第二、三條,就是要紀念先總統蔣公。他說,這就是一本「個人化」的法律,若不要個人化,就要修法。他說,沒有「個人化」後,就不會有銅像。但他也說,台灣已經進步到可以用各種不同手法面對傷痕記憶,不一定是剷除式的消滅建築。

但要如何達成「去個人化」?他說,目前建築已經被認定是古蹟,若是「純剷除式」的處理,未必是唯一的辦法。在此共識之下,接下來是「不個人化」後要做什麼?他說,228事件家屬與學者也同意變成「歷任總統圖書館」或「國家民主憲政紀念館」。他認為,只要不要個人化,這不走出去,就已經不容易。

不過,台北市將中正紀念堂定為為古蹟,若要動土需要與北市府溝通。史哲說,古蹟不是不能動,但重點是心態轉變。針對文化部是否與北是否聯繫中正紀念堂的下一步?「確實還沒有」,他說,行政院轉型會報最近才成立專案小組在處理中正紀念堂,由正副院長擔任召集人,也是首次將中正紀念堂議題提高到院的層次。

此外,專案小組是否納入身為台北市長的蔣家後代蔣萬安,以及未來是否納入他的意見?史哲說,目前沒有,但他說,當真正提出方案時,確實可能需要蔣萬安的意見,但先不預設立場。史哲解釋,「去個人化」目的是盡量減少刺激,這是一個比較理性的詞,但結論是一樣的,必然是達成不是個人的建築,如何詮釋和功過並陳,可以討論。

蔣萬安提出「台灣建設紀念館」卻被藍營內部砲轟,史哲說,如果讓蔣一直被罵,當然他會更怕支持,因此他認為,「共識」很重要,若多人有共識,才會比較有勇氣,共同促成這件事。他說,最終當然首都市長意見會很重要,但只要走到修法,就會是共同的決定。若只是純個人化,不涉及未來定位是進一步的政治延伸,沒有理由讓台灣存在個人化的象徵。

對於是否另立法規或修正,他說,只要是「去個人化」就不會是個人名稱上的法案,沒有說不能立蔣介石銅像、紀念蔣介石,但不能拿國家的法律、行政資源與行政權,甚至每年編列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