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學畢典 循環經濟學院迎首屆畢業生 為產業注活力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國立中興大學6月1日舉辦畢業典禮,本屆共有3500位畢業生,其中包含兩年前由國家重點領域產創條例支持下所創立、亞洲唯一的循環經濟研究學院,也在今年迎來首屆71位碩士畢業生,為產業注入循環經濟新活力。蕭美琴副總統更特別錄製影片祝福畢業生,帛琉駐台特任全權大使歐儒侃、財團法人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創辦人黃育徵董事長與興大校友總會莊嘉郁理事長,親蒞致詞祝賀。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國立中興大學6月1日舉辦畢業典禮,本屆共有3500位畢業生,其中包含兩年前由國家重點領域產創條例支持下所創立、亞洲唯一的循環經濟研究學院,也在今年迎來首屆71位碩士畢業生,為產業注入循環經濟新活力。蕭美琴副總統更特別錄製影片祝福畢業生,帛琉駐台特任全權大使歐儒侃、財團法人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創辦人黃育徵董事長與興大校友總會莊嘉郁理事長,親蒞致詞祝賀。
中興大學2022年成立「循環經濟研究學院」,涵蓋生物與永續科技、特用作物及代謝體、植物保健、國際精準農企業發展、工業與智慧科技,及半導體與綠色科技六大學程,與產業合作招收碩博士生,期能培育永續企業管理循環經濟高科技人才。
中興大學2022年成立「循環經濟研究學院」,涵蓋生物與永續科技、特用作物及代謝體、植物保健、國際精準農企業發展、工業與智慧科技,及半導體與綠色科技六大學程,與產業合作招收碩博士生,期能培育永續企業管理循環經濟高科技人才。

▲興大詹富智校長(右)與特殊優秀畢業生化學系劉俊廷(左)合影。(圖/記者廖妙茜翻攝)

首屆71名畢業生包括來自正瀚生技、台一農業科技、台灣彩光、智勝科技、秀傳醫療財團法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富邦人壽、矽品精密工業等企業界進修學位的員工。其中,應屆畢業生台一農業科技總經理張佳宏導入循環經濟概念於農場經營,創全國之先,取得臺灣第一個農產品碳足跡標籤。

興大校長詹富智致詞時期勉畢業生要秉持興大人的敦厚誠樸、要燃燒社會新鮮人的壯志熱忱、要發揮良善臺灣人的多元韌性。敦厚誠樸指的是,要有腳踏實地、與人為善的信念;壯志熱忱指的是,要有頂天立地、挑戰現狀的決心;多元韌性的指是,要有設身處地、不屈不撓的態度。他誠摯期盼畢業生,勇於挑戰、捨我其誰,結合敦厚校風與反思精神,讓自己在每一階段都能發光發熱,實踐自我期許。

蕭美琴副總統以影片祝福畢業生,「大學生活是塑造一個人融入社會與人格養成很重要的過程,接下來你們多數將暫時揮別寫作業、小組報告還有考試的緊張,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建議大家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只要保持熱情、維持自信,用心感受每一件事,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世界美好的事自然就會朝你迎面而來。在人生的歷程中,不論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最重要的是你必須用你的方式彩繪這個世界,將你的溫度傳遞給需要的人。不要忘記在學校的真誠、初心,正直善良的自己,祝福你們都能成為更自信、更好的『社會新同學』。」

財團法人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創辦人黃育徵董事長與畢業生分享, 「『凡事為他人著想』是我與『快樂價值人生』有約的DNA!『勇於跳脫舒適圈』與我與『精彩人生』有約的DNA!生活中不要期待、等待他人能為你做什麼,而是主動尋為他人做些什麼!」他引用雷鬼音樂之父Bob Marley的話:「為自己而活,會白活一生;為他人而活,我們會不斷的活下去。」期許學生「如果你有任何資源,無論是能力、警覺、理智,那麼你就有道德責任去捍衛生命的劣勢者。」同時,他也以創立廚餘堆肥推廣協會與循環台灣基金會的經驗,期勉學生要擁有精彩人生,就要勇於跳脫舒適圈,因為真正的『改變只會發生在舒適圈外、不會發生在舒適圈內!』」

今年興大特殊優秀畢業生得主為化學系劉俊廷,2個月大即出現腸道疾病,至今動過16次手術的劉俊廷,來自低收入的單親家庭,但不受病所限,一路刻苦好學、積極進取。他表示,不能因疾病限縮了人生,「社會在我人生當中就像是我的父母一樣,把我養大,期望未來能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盡一份力。」日後希望朝學士後醫學系或生化研究發展,在興大四年最大的收穫是找回自己的平穩人生,更重要的是感受到社會和人的溫暖,平凡的日常中處處都有不平凡的事發生。

興大自劉俊廷大一開始即提供4年40萬元的興翼獎學金。劉俊廷表示,這筆獎學金支持我有能力解決每個月房租與重大傷病的開銷,讓我在金錢和時間上有餘裕,除了能多陪母親買菜煮飯,也能有時間發展自己的音樂興趣,非常感恩各界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