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污染南移及境外影響臺南戶外空品不佳 市府啟動應變因應措施

中部污染南移及境外影響臺南戶外空品不佳,環保局啟動應變措施,包括通報大型工地加強物料堆置覆蓋及工地範圍灑水以抑制揚塵。(記者李嘉祥攝)
中部污染南移及境外影響臺南戶外空品不佳,環保局啟動應變措施,包括通報大型工地加強物料堆置覆蓋及工地範圍灑水以抑制揚塵。(記者李嘉祥攝)

▲中部污染南移及境外影響臺南戶外空品不佳,環保局啟動應變措施,包括通報大型工地加強物料堆置覆蓋及工地範圍灑水以抑制揚塵。(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18日戶外空氣品質不佳,上午7時新營、善化、安南及臺南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AQI : 151~200),市長黃偉哲一早指示市政府成立空污防制指揮中心以減緩空品不良,更強力要求轄內75處重點列管工地做好物料堆置覆蓋及工地範圍灑水,加強人口密集處之重點道路洗街。依最新氣候資訊,午後海風增強,空品可望逐步改善。

環保局長許仁澤表示,自17日深夜起弱北風導致本島污染物逐步南移,18日清晨濃霧再加上混合層高度僅約200~250公尺(夏天混和層一般可達1500公尺以上),造成污染物擴散空間受限形成污染物累積效應,使得PM2.5濃度偏高,影響雲嘉南高等縣市;18日下半天海風增強,擴散條件較佳,空氣品質將逐漸轉好,但預估19日午後將有一波境外污染來襲,會影響至下周一(20日),約中午過後,空品會漸轉佳。

許仁澤指出,市府各局處已啟動加強污染管制與健康防護提醒等應變措施,包括發布空氣品質惡化警示訊息,提醒避免戶外運動、外出佩戴口罩、教育局戶外課程改至室內等;加強高污染車輛管制;啟動無人機(UAV)執行露天燃燒空拍稽查;通報前60大公私場所污落實染防制設備操作,並抽查是否依規定操作,同時通報轄內75處大型工地加強物料堆置覆蓋及工地範圍灑水等作業以抑制揚塵,以及針對人口密集區域主要道路進行洗街。

許仁澤強調,市府會持續因應至20日,通知公私場所依「臺南市空氣品質惡化防制措施」應變,減緩上風處與境外影響,也請市民隨時留意最新空氣品質資訊,尤其敏感族群或是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者,應避免在戶外長時間活動,減少劇烈運動,必要時應戴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