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嬤解便困難確診第二期直腸癌! 「術前優化」成功消除癌,樂享餘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95歲的黃阿嬤,因為排便出血與解便困難而就醫,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4.5公分腫瘤,確診罹患第二期直腸癌。而在大腸直腸外科一系列檢查後發現,阿嬤除了輕度貧血之外沒有其他身體疾病,因此醫療團隊與病患及家屬溝通後,阿嬤與家屬都同意接受腹腔鏡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術後阿嬤恢復良好,多年追蹤仍健康自在。

高齡癌症患者如身體狀況允許 亦能接受手術治療

彰基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劉佑碩表示,醫療科技進步、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高齡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也增加。這些高齡患者往往伴隨著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多重共病症,而且癌症本身往往就會造成貧血、營養不良等,在在增加高齡患者的手術風險。

加上國人往往有追求善終的觀念,許多高齡長者在罹癌後傾向於不接受積極治療,但是沒有遠端轉移的大腸直腸癌,仍有透過手術治癒的可能。若放任腫瘤生長,之後會面臨出血、破裂、阻塞、轉移等風險,屆時萬不得已接受緊急手術,風險會更高。

術前優化五步驟保障高齡癌患 降低手術風險

因此,劉佑碩提醒高齡患者及家屬,大腸直腸癌後的最佳醫療策略,是在謹慎評估且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先接受術前優化,再接受手術治療。術前優化是指在手術前四至六周,採取以下策略來優化身體狀況:

1、營養師協助飲食衛教、改善營養狀態。

2、復健科醫師安排心肺功能復健與物理治療訓練、改善體能狀態。

3、吸菸患者需在手術前戒菸,必要時轉至戒菸門診。

4、麻醉科醫師進行麻醉風險評估。

5、控制其他身體疾病,必要時轉介至其他次專科。

經由這一系列的術前優化,可大幅改善患者的手術前狀況,降低併發症風險。

不要輕言放棄 審慎評估與術前優化讓餘生更有品質

劉佑碩醫師叮嚀,高齡患者若罹患大腸直腸癌,應由外科醫師謹慎評估其身體狀況,必要時可轉介其他相關專科、改善其身體狀況。在術前優化的情況下,順利完成手術治療,這些高齡長者依舊能享受舒適的人生。

【延伸閱讀】

大腸直腸癌術後不一定要用人工肛門 了解手術方式、術後腸造口正確觀念!

排便習慣改變要小心 可能是大腸直腸癌徵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0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