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日期是哪天?七夕不只是情人節!乞巧節由來、習俗一次看

乞巧節是什麼,你聽過嗎?一年一度的乞巧節又到了,據傳這是專屬於閨中少女的節日,究竟乞巧節日期是哪天?和七夕有何關係?乞巧節意思是什麼?乞巧節由來是什麼?乞巧節習俗活動有哪些?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帶你一次掌握!

Close-up of Italian woman's fingers holding needle treaded with white cotton. In the background blurred face. Selective focus.
乞巧節當天有懸針乞巧、拜魁星、拜七娘媽、換絭文化儀式等習俗活動,豐富又多元。(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乞巧節日期是哪天?和七夕有關?

根據台南市中西區公所資料所示,農曆7月7日是七夕,又俗稱為乞巧節,是一個別具特色的傳統節日。以今(2024)年來說,正好是國曆8月10日。相傳,牛郎在湖邊碰見仙女下凡沐浴,偷走織女的衣裳,使她無法重返天庭,只能委身下嫁。王母娘娘得知織女私嫁凡夫,一氣之下命人將她押回,並用頭上金簪在天際畫出一道銀河,阻擋兩人相會。牛郎與織女日日隔著天河朝夕相望,感動玉皇大帝,特命喜鵲在每年七夕搭乘鵲橋,讓有情人一解相思。

國家文化記憶庫資料指出,這個乘載浪漫愛情寓意的節日,最早可追溯到《詩經.小雅》的〈大東〉與《古詩十九首》中的詩句:「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不過,在古代社會裡,七夕並非伴侶共度的情人節,之所以會有「乞巧節」之稱,主因是織女掌管女紅之事,是早期女性的重要信仰,故女子們會選在七夕當天穿針乞巧,並效仿織女取泉水洗髮,祈求能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以求得如意郎君。

乞巧節由來為何?乞巧節意思是什麼?

大家一定好奇,「乞巧」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台灣府志提及,「人家女兒、羅瓜果、線針於中庭,為乞巧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引述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指出,「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白話一點來解釋,就是玉皇大帝第七個女兒「織女」聰明貌美之外,還有一雙善於女紅的巧手,能織出雲彩般美麗的天衣,女子們期盼自己也能擁有如織女般的巧手,遂會在七夕當天,將瓜果、鮮花與胭脂陳列於中庭祭拜,期許擁有姣好的面容;並對月引線穿針,祈求能如織女般雙手靈巧、擅長刺繡織布,故稱為「乞巧」或「祈巧」。

乞巧節習俗活動有哪些?

民俗亂彈指出,七夕是一種複合性的節日,包含婦女乞巧節的文化;男子求取功名利祿的魁星會;祈求小兒平安的換絭文化儀式;晚近祭祀七娘媽風氣興盛,亦把成年禮的概念融入其中等。以下依序介紹:

懸針乞巧

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懸針」,作法是在七夕正午,取一盆水曝曬於陽光下,當水面形成薄膜即可將繡針投入,使針浮於水面,是一項結合娛樂與占卜的活動。大家可以觀察針影,據傳若針浮在水面,形成花朵鳥獸等圖案的影子,代表乞巧成功。

拜魁星

七夕是「魁星爺」的生日,祂是掌管讀書及考試的神明,古代不少男子為求取功名,會在七夕祭祀天魁星,祈求聰明伶俐、考運亨通,而這樣的習俗也延續到現代。一般而言,祭拜魁星爺要準備的祭品和祭拜文昌帝君類似,金門縣政府舉例,蔥(聰明)、芹菜(勤奮)、蒜(計算)、蘿蔔(好彩頭)、熟蹄(熟悉題目)、包子、粽子(包中)等,都是祭拜魁星爺的必備物品哦!

延伸閱讀》七夕也是天魁星誕辰 考生增加考運有撇步

換絭文化儀式

所謂的「絭」(音ㄐㄩㄢˋ),根據全國宗教資訊網所述,原本是指束腰繩或束臂繩。

國家文化記憶庫資料指出,掛絭是台灣民間常見習俗,主因是傳統農業社會,衛生、醫療條件較差,小孩不幸死亡夭折的情況時有所聞,為了讓孩子平安長大,部分民眾會在七娘媽生(即七夕)這天,到廟宇祈求絭牌、絭錢掛在孩子身上,即為掛絭。

絭的形式包括:傳統銅錢或銀幣、上刻有神明名諱或永保平安等字樣的鎖片,以及刻印有神像的神牌等,中間有一小孔用來穿紅絲線。有些人戴幾天就取下收藏,也有人長年繫掛在身。每年的七娘媽生時,再到廟裡換新紅絲線或新絭牌,稱為「換絭」;直到16歲脫掉絭牌,則代表子女已順利長大成人。

拜七娘媽

生命禮儀公司冬瓜行旅解釋,七娘媽就是七星娘娘,是指織女的姊姊們。姊姊們因心疼牛郎織女被拆散,一直暗中保佑他們的孩子,後來也就有了民眾祈求七娘媽守護孩子,甚至把子女送給七娘媽當「契子」(義子、義女),以求孩子健康長大的習俗。而七夕這天,恰好是七娘媽的生日,而早期台灣社會認定16歲為成年,所以家長及未滿16歲的孩子都會祭拜「七娘媽生」。

七娘媽的祭拜方式,各地不盡相同,但需準備的供品大同小異,如:糖粿、麻油雞、油飯、圓仔花、雞冠花及胭脂 、圓鏡子、梳子等梳妝用品。圓仔花有「圓滿」之意;雞冠花帶有「加官」的諧音;因為七娘媽喜歡打扮漂亮,故祭拜化妝用品,象徵可以跟七娘媽一樣變漂亮。

做十六歲

根據台灣宗教文化地圖資料,「做十六歲」的習俗始於清朝台南府西外城「五條港」(今台南市西區長樂街一帶),當時該地區商行雲集,不少未滿16歲的孩子,會在碼頭協助裝卸搬運的工作,領半薪貼補家用;一旦屆滿16歲,就有資格領全薪。因此當地工人家裡孩子若滿16歲,便會請來親朋歡慶,慶祝孩子長大成人。

如上文所示,在台灣做十六歲習俗與「七娘媽生」息息相關。通常父母們會在孩子周歲左右,準備香燭、花果、七娘媽亭,前往寺廟向七娘媽祈願保佑孩子,接著以古錢、銀牌、鎖牌串紅線為「絭」,掛在幼童的脖子上,此舉被視為神的「契子(義子)」。直到16歲成年後,在該年度七娘媽生當天「脫絭」祭祀,答謝七娘媽多年來的保佑之恩。時至今日,全台僅在台南市尚存16歲成年禮儀式。

農曆七月七日這天,並非只是大家熟知的七夕情人節,同時含有許多豐富的文化。這些傳統習俗,也許在不同地區各有差異,但都共同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祝福的渴望,也讓七夕這一天的意義更加深遠。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羅芋宙

參考資料

「國際‧七夕文化交流展」開幕,多元多樣動、靜態活動,歡迎參與(台南市中西區公所)
七夕習俗大揭秘:從牛郎織女的古老起源,看愛情的傳統慶典意義(國家文化記憶庫)
乞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七夕乞巧與懸針民俗觀(民俗亂彈)
祈求考運亨通 七夕要拜魁星爺(金門縣政府)
掛絭(全國宗教資訊網)
換絭(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資料庫)
2024七夕拜拜(七娘媽/床母)攻略-七娘媽/床母拜拜供品、時間、流程、禁忌注意事項懶人包(冬瓜行旅)
七娘媽生,做十六歲(台灣宗教文化地圖)